地名:晨光村 | 隸屬:金淘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583105205 | 代碼前6位:350583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qū)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人口數(shù)量:約3512人 |
地名由來:
晨光村,以“晨光”命名,寓意黎明破曉,太陽初升,帶來光明與希望。
基本介紹:
晨光村位于金淘鎮(zhèn)政府駐地東南2.5公里處。地處四嶺環(huán)抱之金淘盆地的東側(cè),淘溪水之下游的小平原。距南安市區(qū)17公里,東距泉州市區(qū)40公里;南金公路距村域僅一里之遙。
村委會設在溪下自然村。有溪下、長房、宮口、吳坂、美宮、溪頭、下新厝、挖仔內(nèi)、溪頭、雞母山洋、黃凌埔、大陀、北角13個自然村。有16個村民小組,有村民960戶3512人。耕地面積1220畝,山地3686畝,主種水稻、甘薯、花生等農(nóng)作物;特產(chǎn)有草席。果樹有龍眼、荔枝、桃等。
晨光村曾是古時主要交通要道,有貫穿東西南北的古道,境內(nèi)至今還有古代的驛站遺址、宋代的古寺(塘源院)、明代的郡景建筑、南安十五都的主岳、賜封的御道嶺、泉州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晨光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wèi)生村。
歷史沿革:
原屬十三都;民國時期為梧板保;新中國成立后屬和平鄉(xiāng);1958年屬和平大隊;1965年成立晨光大隊;1984年改稱晨光村委會。
周邊相關:
晨光村附近有南安鄭成功紀念館、南安鳳山寺、山美水庫水利風景區(qū)、葉飛故里、靈應風景旅游區(qū)、觀山村等旅游景點,有蓬華芥菜、泉州龍眼、南安石亭綠、曙光甘薯、石亭綠茶、蓬華臍橙等特產(chǎn),有南安英都拔拔燈、廣澤尊王信俗、南安蛇脫殼古陣法、閩南傳統(tǒng)民居營造技藝(南安)、永春紙織畫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金淘鎮(zhèn)·晨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