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縣博物館始建于1989年12月,座落在海游大橋北端馬家山,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捷,占地面積18.6畝,建筑面積1016平方米,展廳面積400平方米,為仿古建筑。在職人員9名,該館下設(shè)陳列組,文物組,負責全縣的文物調(diào)查、征集、藏品保管,陳列展覽和宣傳保護等工作。三門縣博物館有藏品2300余件。珍貴文物藏品408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9件,現(xiàn)代書畫名家作品400多幅。有晚清著名書畫家蒲華,章梫的精品。國家限制出境的黃賓虹、陸儼少、褚樂三,豐子愷、沙孟海、吳笰之等書畫名家大師12人作品32幅。南宗石翁仲一對,二尊清代石雕母子獅,現(xiàn)立縣博物館前階下。全縣范圍內(nèi)文保點83處,有14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單位--文信國公
廣潤寺千佛樓位于海游街道瑞云山南麓三門中學校舍內(nèi)。據(jù)《廣潤寺重興記》記載:東晉興寧年間(363-365),天竺(古印度)僧人曇猷乘楓槎從海上東渡,在三門灣畔登岸,見到山上五彩祥云繞其頂,遂在山南麓建造普濟院,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賜額廣潤寺。明洪武、萬歷、崇禎年間不斷增修擴建,規(guī)模宏偉。全寺有山門、彌勒佛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方丈堂、齋堂、千佛樓等建筑。現(xiàn)僅存千佛樓1幢,1988年經(jīng)修葺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再度重修,抗戰(zhàn)期間曾作為中共重要的活動場所。建筑坐北朝南,磚木結(jié)構(gòu),一進二層五開間,通面闊21.5米,通進深12.32米,面積264平方米。明間梁架四柱七檁,五架抬梁帶前后單步,次間同明間,底層設(shè)前廊,并置
青萍橋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城東村石羊溪中斷。始建于清代中期,清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1988年再度重修,現(xiàn)為縣文物保護單位。青萍橋南北走向,橫跨石羊溪,系單孔石拱橋,全長12米,橋面寬3.3米。拱券條石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砌筑,凈跨6.4米,矢高4米,橋面以石板和鵝卵石砌鋪,兩側(cè)分別置實體欄板,欄板之間用望柱相隔,南北落坡處各設(shè)七級臺階,鑲嵌著鳥蛋形石子,堅固平整。拱券石上刻行書“青萍橋”,旁鐫“1988年重修”字樣。據(jù)海游《章氏宗譜》記載:“青萍橋,在水口庵前,溪水至此,入港匯海,村人筑閘建橋,以氵亭水勢,因其形似劍,故名。”“青萍夜月”為海游八景之一。昔時此處垂柳絲絲,溪水清碧,每當月掛柳梢,波光粼粼,橋影橫斜,幽雅謐靜。據(jù)《章氏宗
三門宗祠群包括吳岙吳氏宗祠、婁坑俞氏家廟、祁家祁氏宗祠、王家王氏宗祠、亭旁鎮(zhèn)楊家楊氏家廟、海游街道懸渚俞氏家廟、珠岙鎮(zhèn)石馬鄭氏宗祠、香山汪氏宗祠、任家任氏宗祠和路上周周氏宗祠。這些宗祠大都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間,歷史悠久,做工講究,雕刻精細,在臺州沿海地區(qū)較為難得。三門宗祠群和羅適墓、仙巖洞摩崖石刻、健跳古長城等均是該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休閑漁業(yè)示范基地——三特漁村三特漁村休閑漁業(yè)示范基地,位于三門縣海游鎮(zhèn)鮑家村,與沙柳鎮(zhèn)姚家、外黎村接攘,三面環(huán)山,背山面海,北臨沙柳鎮(zhèn)旗門港,東朝筆架山,距縣城8千米,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得天獨厚。周圍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空氣清新,農(nóng)業(yè)漁業(yè)和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是餐飲、垂釣、住宿、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蔣如琮故居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善岙蔣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羅適墓位于縣城之東馬家山麓。建于宋崇寧元年(1102),清重修,50年代墓毀,F(xiàn)由三門、寧海、黃巖等縣(市)羅氏子孫集資重建。墓圓形,墓前立“宋羅正之先生之墓”的原碑,挽聯(lián)“緱城學祖,宋代名臣”。四周筑有青石質(zhì)欄桿。占在面積約250平方米。羅適墓志銘同治九年(1870),在海游馬家山出土,現(xiàn)藏縣文物館。碑高1.22米,寬1.36米,豎49行,足行52字,共2100多字。碑青石質(zhì),堅韌,額書“寧海故朝散大夫上護軍致政羅公墓志銘”,字體清秀,毛力剛勁,舒亶撰文,樓常書,湯景仁篆蓋。
龍母山風景名勝區(qū)龍母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海游鎮(zhèn)葉家村,在湫水山東北麓,距縣城18千米,面積約3平方千米,南到龍頭崗,北到葉家村西面的園里溪旁,東到仙人山山腳,西到山西殿遺址。主要包括園里溪上游、鬼叫坑、火仙巖、石筍峰、龍頭崗、積翠谷等景區(qū),大小景點30個左右。景區(qū)植被茂盛,內(nèi)有許多奇峰怪石,外形奇特,火仙巖、石筍峰、仙人屋、天乳峰、飯蒸峰、蛤蟆巖、天打釘、飛來石等,觀之而神往,登之而豁然,不禁令人驚吧大自然之鬼斧神工。龍母山的碧潭飛瀑曲折幽深,嬉戲山水,樂趣無窮。含珠潭、洞中瀑、雙龜潭、美人瀑、野豬潭、鬼叫潭、龍須瀑、一步瀑、龍涎瀑等應接不暇,各具特色。還有一些奇異的洞窟,如瘦子洞,握手洞等。龍母山風景名勝區(qū)集峰、石、瀑、潭、林為一體,
章亮徽墓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城南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三門天后宮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懸渚村方盧。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三門太尉廟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丹峰路。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下謝謝氏上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下謝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前郭靈康廟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前郭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下岙周奚家宅院(奚建華民居)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下岙周奚家宅院(奚基成民居)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上黃黃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湘山興隆廟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湘山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下謝謝氏下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下謝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湘山葉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湘山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上堂巷43號民居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上堂巷43號。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善岙蔣蔣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善岙蔣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陳韶墓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上坑村楊大岙。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章思再墓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馬家山。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里岱阜奚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外岱阜樓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奚家岙奚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下岙周奚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橋外王王氏宗祠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點。
下岙周奚家宅院(奚擁星民居)位于三門縣海游街道小坑村。為三門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