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免费αv在线看,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鳳翔東湖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翔東湖
            鳳翔東湖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縣城東關。是我國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任鳳翔簽書判官時修建,已經(jīng)有近千年歷史,集古代建筑精華于一處,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歷史性園林。因蘇軾之緣,與杭州西湖并稱“姊妹湖”。東湖占地近20萬平方米,其中水面8萬平方米,形成內、外湖。湖內亭、臺、樓、閣、橋、堂、軒、榭等古建筑別具一格、精巧雅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蓮池碧翠、水光瀲滟,宛若人間仙境。湖兩岸柳樹成蔭、松柏常青、鮮花點綴,自然風光十分獨特。東湖集歷史、文物、科學、藝術、風景、旅游于一體,堪稱我國北方古典園林的優(yōu)秀代表,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qū)。景區(qū)地址:寶雞市鳳翔縣城東關電話:0917-7212948……[詳細]
          2、姜太公釣魚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姜太公釣魚臺
            中國釣魚始祖之鄉(xiāng)——姜太公釣魚臺位于寶雞市陳倉區(qū)天王鎮(zhèn)境內,南依秦嶺,北望渭水,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寶雞市30公里。二級旅游專線與西寶高速公路、西寶南線相連,交通十分便利。景區(qū)內人文古跡聞名海內外,名貫古今的“姜子牙釣魚、周文王訪賢”的歷史典故就發(fā)生在這里。漢代立祠,興盛唐時的殿堂祠廟隨山就勢,氣勢宏偉;巨大如丘的“釣磺靈磯”石,跪痕猶存、被稱為中國第一釣臺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為這內涵深厚的人文古跡錦上添花,給人以知識的熏陶和歷史的感悟。釣魚臺景區(qū)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爭輝。區(qū)內峰巒疊嶂,飛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為毯,森林茂密,紅葉盡染。尤為獨特的是綿延10余公里的?溪峽谷,奇石云集,碧潭相連,小橋幽徑,棧道懸空,竹林蔥郁,瀑布如練,鳥……[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tài),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人稱“三決”碑。后院是柏林竹園,草坪花壇,四季如春,清爽潔凈,諸葛亮衣冠冢幽……[詳細]
          4、大唐秦王陵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于寶雞市北原上的陵原村,是唐末秦王李茂貞及夫人劉氏的合葬陵,占地約200畝。唐末,秦王李茂貞派鳳翔宮內工部尚書屬下將作監(jiān)統(tǒng)管陵園的營造,親自監(jiān)工,經(jīng)大半年的籌備,于907年秋正式開工,因戰(zhàn)事不斷,建建停停,延至920年夏日完成,924年,李茂貞死后葬此。大唐秦王陵由山門、神道、獻殿、祀殿、兩座地宮組成。在150米長的神道上,陳列著按皇帝生前出行宮廷儀仗形式雕刻的唐代石雕15組34尊。在兩座分別長為120米、80米的地宮中,有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國唯一的磚雕飛檐古建端樓,做工精細,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磚砌墻并券的八邊形穹窿頂;墓道兩側有栩栩如生的18幅樂伎圖;有唐代珍貴的胡人樂俑;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八人抬轎圖”、“二人抬轎”、“漢人牽馬圖”、……[詳細]
          路易·艾黎鳳縣故居和喬治·何克舊居
            路易·艾黎故居位于鳳縣雙石鋪鎮(zhèn)北柏家坪的一座山腳下,有兩孔窯洞,與其他鄉(xiāng)村常見的窯洞一模一樣,但它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歷史,它是新西蘭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工業(yè)合作社主要領導人路易·艾黎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是中國工和運動的見證。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蘭斯普林菲爾德一位農村教師家里,曾獲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17年至1918年在新西蘭第二遠征軍服役,兩次負傷。1920年至1926年在維弗萊附近的牧場工作。1927年4月2日他來到中國上海,加入上海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不顧個人安危,支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活動。他看到中國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決心放棄舒適的-,為中國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先后在上海消防處、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職。1937年冬,他與埃德加·斯諾等積極籌辦“中……[詳細]
          褒斜道陳倉古道棧道遺址
            褒斜道陳倉古道棧道遺址 時代:秦—清 地址:寶雞市鳳縣留鳳關鎮(zhèn)連云寺村、長坪村、田壩子村 保護范圍:(1)陳倉古道碑:為碑刻四周延伸10米;(2)陳倉古道墓:為墓葬東西長約4米,南北寬約3米,面積約12平方米;(3) 長坪村城隍廟及戲樓:古建筑四周延伸10米;(4) 莊房壩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5) 莊房壩西北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6) 椿樹坪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7) 大石崖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8) 塔壩僧人墓塔:墓葬四周延伸10米;(9) 塔壩和尚靈塔:墓葬四周延伸10米;(10) 睡佛洞碑刻:碑刻四周延伸10米;(11) 田壩清墓:墓葬四周延伸10米;(12) 莊房壩墓群:墓葬四周延伸10米;(13) 吳家灣墓……[詳細]
          7、壽奉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奉寺
            壽奉寺位于陜西寶雞市陳倉區(qū)吳山以北五公里之官村,建于隋開皇初年(公元518年),距今1400余年。壽奉寺位于吳山以北五公里之官村,屬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新街鎮(zhèn)所轄。壽奉寺緣于魚龍川,官村河環(huán)流交合;麥摞山,東塬嶺逶迤回護。故有四龍戲珠和金盆藏寶之譽。西鎮(zhèn)吳岳扼控于南,三峰霞舉,疊秀云天,腰崖之山屏處于北,親黛托風,遠在畫中。 據(jù)史料記載,壽奉寺建于隋文帝“普照天下,任聽出家,仍令計口出錢,營造金佛”的開皇初年(公元518年),距今1400余年。寺院于唐太宗“辛龍州”,“校獵于魚龍川”之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重建。沙和寺、興龍寺、蛟龍寺、鴻門寺四寺如星拱圍,而壽奉寺居于之中,其千古名剎之風范盡顯。 寺院景觀明天啟六年所鑄鐵鐘銘文稱:“鳳翔府龍州南鄉(xiāng)宮平里官村鎮(zhèn)古有壽峰寺菩提廨院,其佛殿圮塌,……[詳細]
          鳳翔周氏民居(周家大院)
            鳳翔周氏民居時代:明——清地點:鳳翔縣城通文巷保護范圍:東鄰縣衛(wèi)生局和縣中醫(yī)院,西鄰縣郵電局,北至中醫(yī)醫(yī)院,南至通文巷,即周宅圍墻以內。周家大院位于縣城城關鎮(zhèn)通文巷,是明末清初一周姓商戶人家的宅院,F(xiàn)保存面積約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239平方米,共15座房屋,是明清時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該民居于2008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7月經(jīng)縣政府批準,由縣國資局將其劃歸縣博物館管理,并成立周氏民居文管所。周家大院原由東、中、西三大院落組成,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因多年來被拆除、占用,現(xiàn)僅存中院和西院。該建筑工藝精湛,磚雕精美,造型意趣,風格獨特,特別是各類花卉鳥獸、人物故事、文字等雕琢精美,堪稱一絕。其建筑滲透了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周氏家族耕讀傳家的文化氛圍,是我省境……[詳細]
          眉縣東坡遺址
            東坡遺址(眉縣) : 東坡遺址位于眉縣湯浴鎮(zhèn)西北10公里的黑 峪河水西岸“乏牛嘴”臺塬北端,是以新石器時 代仰韶文化為主體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兼有龍 山文化、西周等時期的文化遺存,總面積18萬 平方米,東西兩側為黑峪河和霸王河,南至晉家 村北端,北至塬頭。地勢南高北低,呈緩坡狀。 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50米。遺址文化層厚度1.5~4.5米,以新石器時 代仰韶文化的遺存為主體,同時還有西周時期的 遺存發(fā)現(xiàn)。從斷層暴露的灰坑看,主要以袋狀和 圓形為主,方形灰坑次之,內含物以灰土、陶片 居多,還有少量骨、石器。陶色以紅陶為主,灰 陶次之,紋飾主要是繩紋、線紋、附加堆紋等,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片有零星發(fā)現(xiàn),在遺址區(qū)南部 發(fā)現(xiàn)有兩座半地穴式殘房址。還發(fā)現(xiàn)有西周時期 的墓葬多座。多年來在遺址區(qū)征集、采……[詳細]
          心紅鋪摩崖石刻
            心紅鋪摩崖石刻 時代:明、清 地址:寶雞市鳳縣三岔鎮(zhèn)心紅鋪村 保護范圍:(1)心紅鋪摩崖題刻:北距心紅鋪村約500米,南距三岔村約2000米,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20米;(2)南天門摩崖題刻:題刻四周延伸20米;(3)心紅鋪西北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4)董家墳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5)心紅鋪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6)心紅鋪南棧道遺址:棧道遺址四周延伸10米;(7)心紅鋪墓群:墓群南北長約200米。 建設控制地帶:(1)心紅鋪摩崖題刻:A區(qū)四周延伸30米。(2)南天門摩崖題刻:A區(qū)四周延伸30米。(3)心紅鋪西北棧道遺址:A區(qū)四周延伸30米。(4)董家墳棧道遺址:A區(qū)四周延伸30米。(5)心紅鋪棧道遺址:A區(qū)四周延伸30米……[詳細]
          鴨限嶺遺址
            鴨限嶺遺址位于陳倉區(qū)鳳閣嶺鄉(xiāng)鴨限嶺村西南150米高的塬坡上,北靠山峁及寶天鐵路,東、西、南三面臨渭河,渭河在這里轉了一個彎,遺址就在河套的二級臺地上,地勢突兀。遺址分布東西200米,南北400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遺址區(qū)內文化層厚度一般在0.8~0.35米,可見到的袋狀灰坑多處,直徑1.5~3米,深度1.2~2米。其內遺物較多,文化內涵豐富,地邊路旁,崖坎下皆可見到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尖底瓶、缽、盆、罐、缸等,陶器陶質有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交錯繩紋、附加堆紋、弦紋、錐刺紋等,并有素面磨光陶片。泥質灰陶陶片較厚。從遺物的特征分析,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1992年4月20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保護范圍。其重點保護區(qū)為遺址東西2……[詳細]
          峪頭一號遺址
            峪頭一號遺址位于隴縣東風鎮(zhèn)峪頭村東側, 千河南岸的二級臺地上,南依大山,遺址區(qū)地勢 平坦,現(xiàn)為耕地。遺址分布東西500米,南北400 米,面積達20萬平方米。遺址區(qū)西側斷崖上可見到1.2米厚的文化 層,還有一鍋底狀灰坑,徑約1.8米,深2米左 右。文化內涵豐富,有陶器、石器等。采集陶片 較多,可辨器形有鬲、瓦、甑、盆、簋、罐等, 并有石鏟等殘石器。陶器的陶質為泥質紅陶、泥 質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紋飾有繩紋、附 加堆紋、并有素面磨光陶片。從出土的陶器特征 分析,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 存,以西周時期的遺存為主。1992年4月20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 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保護 范圍。其重點保區(qū)為遺址東西250米,南北200 米。一般保護區(qū)和建設控制地帶為……[詳細]
          岐山雙庵遺址
            這是半坡博物館考古隊于本世紀70年代發(fā)掘的一處龍山文化村落遺址,其上層大抵都有先周文化的疊壓或混存,并有墓葬、陶窯等,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其特點是:房屋建造呈圓形、長方形和居穴三種,均為半地穴式。從結構看,較普遍的是由內屋和外屋組成的套間,內外室均呈長方形,中間有過道.屋內均有灶坑、壁爐和窖穴。室內墻壁和地面都涂抹一層相當平整光滑的石灰面。墓葬均為單人俯身葬,有的缺頭,有的與獸骨混雜,有的在灰坑中掩埋,說明死者屬于較貧窮的氏族成員。陶窯為豎穴式,由火口、火坑、火道和窯室4部分組成。窯穴最深處達4米。器形有盆、甕、碗、豆、鬲、盉、斝、罐等,其中罐最多,斝次之。陶器上的紋飾有弦紋、方格紋、刻劃網(wǎng)紋、三角形紋等。很多器物口沿呈鋸齒花邊狀![詳細]
          毗盧寺村遺址
            毗盧寺遺址位于渭河支流千河流域的千陽縣城關鎮(zhèn)毗盧寺村內二階臺地上,遺址東西400米,南北450米,總面積18萬平方米。遺址區(qū)內暴露灰層白灰居住面,出土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灰陶片,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卷云紋,可辨器形有缽、尖底瓶,同期出土還有石斧、石錛等。該遺址于1954年8月發(fā)現(xiàn),于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東至千靈公路以西30米,西至高洞溝東鄰崖畔以東30米,南至村莊北鄰斷崖以北30米,北至接千靈公路的高洞溝路以南30米。B、東至千靈公路,西至高洞溝東鄰崖畔,南至村莊北鄰斷崖,北至接千靈公路的高洞溝路![詳細]
          西鳳酒釀酒舊址
            西鳳酒釀酒舊址時代:1919—1960年地址:鳳翔縣柳林鎮(zhèn)保護范圍:舊址本體。建設控制地帶:(1)“復興生”老作坊舊址:東至本體與柳林鎮(zhèn)農貿市場門面房界墻,西至本體與柳林村委會及其以南臨街門面房界墻,南至本體外擴10米,北至本體外擴10米。(2)老制酒車間:本體向東外擴8米,向西外擴9米,向南外擴10米,向北外擴4米。(3)1、2、3號老酒庫:本體向東、南、西各外擴5米,向北外擴11米。2018年,西鳳酒釀酒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千佛院摩崖造像
            千佛院摩崖造像在縣城西南15公里處,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處從西坊村口源溪而行,山谷植被茂盛,一線清流,時上時下。春天,千山吐綠,百花竟放,生機盎然;夏天,樹木蔥蘢,甚是涼爽;秋天,滿山遍野,五顏六色,沿途美景,使人目不暇接。引人入勝的是到了山谷盡頭的-帽山,近40平方米的石崖上雕鑿了一千多尊佛像,最大的一尊像位于正中上方。余下一千多尊小佛像,喜、怒、哀、樂、憂、愁、怨、恨,諸多形態(tài),千佛千面,絕無雷同。此處集人文景觀與自然生態(tài)景觀于一體,內容豐富,實為游覽訪勝之絕佳去處![詳細]
          17、張載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載祠
            張載祠位于寶雞眉縣橫渠鄉(xiāng)橫渠村。張載祠又稱張子祠,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創(chuàng)始人張載的講學之地,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載祠座北向南,建筑以中軸線對稱,始建于元代,明清年間重修,現(xiàn)存建筑主要是清道光年間所建。現(xiàn)有獻殿、東西廂房、山門、后殿、學堂四幢。后殿及學堂因坍塌而拆除重建。清代著名的橫渠書院,曾設在這里。祠內文物有清康熙皇帝御賜匾額一面、明萬歷及清乾隆等代重修及拜竭祠廟碑石八通、木刻《橫渠志·卷之六》“第十八代裔哀祠”原版等![詳細]
          太公廟秦公墓
            太公廟秦國陵園時代:春秋地址:寶雞市陳倉區(qū)虢鎮(zhèn)太公廟村保護范圍:北至引渭渠,南至渭河北岸二級臺階邊沿,東至晁陽村,西至西秦村。建設控制地帶:慕儀鎮(zhèn)引渭渠南塬邊向北延伸100米,南至原西寶中線,東至居村,西至虢鳳路。2014年,太公廟秦國陵園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太公廟秦公墓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褒斜棧道遺址
            褒斜棧道是中國古代開鑿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工程最難、道路最長、沿用時間最久,被譽為“中國第一古棧道”。南起漢中褒城,北至眉縣斜峪關,長達249公里,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是古代關中連接巴蜀的主要道路。僅在陜西太白縣王家堎保存有三處遺址。地址:1、太白縣王家堎鄉(xiāng)和平村吊壩子段200米;2、太白縣王家堎鄉(xiāng)和平村紅崖里段25米;3、太白縣王家堎鄉(xiāng)和平村西壩段50米。……[詳細]
          20、磨兒塬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磨兒塬遺址
            磨兒塬遺址時代:東周—漢地址:隴縣東南鎮(zhèn)磨兒塬村保護范圍:東至川口河西岸,南至寶中鐵路北側100米處,西至遺址西側耕地東邊緣,北至磨兒塬村南側斷崖,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30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四周外擴50米。2018年,磨兒塬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