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免费αv在线看,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321、皋陶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皋陶墓
            皋陶墓位于安徽六安城東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側(cè)15米處,東北35米處為皋陶祠舊址。皋陶被孔子列為上古“四圣”之一!妒酚洝に麟[》載:“六安國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國”,故六安有皋城之稱。皋陶墓為圓形土冢,周長97米,高6.2米,墓頂平面直徑4米,上有黃連木一棵,形同華蓋,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手書“古皋陶墓”碑刻一塊,碑高1.82米,寬0.92米。1981年公布為六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上海辭書出版社收入《中國名勝大辭典》![詳細]
          322、溫泉牌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泉牌坊
            溫泉牌坊位于安慶市岳西縣,年代為清雍正五年。岳西縣溫泉鎮(zhèn)牌坊村,因境內(nèi)有一座高大的貞節(jié)牌坊而得名,這古老的貞節(jié)牌坊有著一個凄婉動人的故事。相傳清朝康熙年間,這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山村-著儲志瑞一家,妻子聶氏在儲志瑞病逝后,潔身自好,節(jié)衣省食、開荒種糧、紡線織布,獨自撫養(yǎng)一雙兒女,將其子儲賢培養(yǎng)成為朝廷的太學生,其女也嫁入官宦人家。為旌表聶氏,府縣官員聯(lián)名呈報皇上,皇上下圣旨冊封,恩準為聶氏建立貞潔牌坊,歷經(jīng)三年建成并保留至今。2012年,溫泉牌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楓樹21米,南至池塘外壩30米,西至路邊水溝16米,北至后山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20米![詳細]
          老蕪湖醫(yī)院舊址
            老蕪湖醫(yī)院舊址為全國最早的西醫(yī)院之一,含有單體建筑4棟。內(nèi)科樓磚木結(jié)構(gòu),平面不甚規(guī)整,但很嚴謹。建造于1924年,1936年才竣工。老蕪湖醫(yī)院舊址平面是“凹”字形,面闊74.70米,通進深52.355米,建筑面積5474.24平方米。院長樓位居弋磯山半山腰,緊鄰長江。坐西朝東,布局靈活,屋頂四角攢尖式。專家樓位居院長樓西側(cè),兩樓相鄰,灰磚凈縫砌筑墻體,四坡屋頂,紅色機制瓦屋面。沈克非、陳翠貞舊居位居弋磯山東部半山腰上,二層樓外加局部B層,紅磚凈縫砌筑墻體,現(xiàn)為歇山式紅色筒瓦屋頂,磚木結(jié)構(gòu),以磚墻承重。保護范圍:現(xiàn)有建筑基礎(chǔ)為界。建設(shè)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324、北平城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平城遺址
            北平城遺址位于渦陽縣城東六十四華里,曹市集北四里。北平城是漢朝的山桑城。又稱為紅栗城、紅城子。東漢末年,封文欽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地俗稱北平城!端(jīng)注》說:北淝水東南流經(jīng)山桑邑南,俗謂北平城。《寰宇記》說:北平城在臨渙縣西南四十五里。此地的位置,與史書記載相符合。北平城迄今城址尚存,呈方形,長寬均五百米,面積四百畝。城墻高出地表二米以上,最高處0-七五米。城厚五米,現(xiàn)在墻腳寬十五米。原城墻四角建有戍樓,東西有二門,門寬七米。城外有護城河,距城墻三十米,河寬十五米,深0-五米![詳細]
          蜈蚣嶺梯田及大隊部舊址
            蜈蚣嶺梯田及大隊部舊址位于安徽省歙縣璜田鄉(xiāng)蜈蚣嶺村。始建于1958年冬,由大會堂和村委會辦公樓組成。蜈蚣嶺梯田及大隊部舊址建于1958年冬,歙縣為響應“向大寨學習”的號召,修建梯地茶園近千畝。20多年來,全村800余畝梯地發(fā)展成集體連片,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山石砌茶園。蜈蚣嶺梯田及大隊部舊址由大會堂和村委會辦公樓組成。大會堂平面呈“山”字形。東西開門為三層二進土木結(jié)構(gòu),大會堂主構(gòu)造為16柱四廊,大會堂會場寬12.5米,深20米,平面呈斜坡,座席分上中下三層,二層為村委會辦公場所。保護范圍:梯田周邊外延5米。大隊部舊址四周檐水以內(nèi)。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50米。……[詳細]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位于銅陵市郊區(qū)大通鎮(zhèn)勝利街156號。1872年,西班牙人在此創(chuàng)辦天主教會,F(xiàn)存的天主教堂鐘樓竣工于1936年,是一座羅馬式的建筑,由西班牙人、蕪湖洋碼頭總堂的神父紀納德負責建造。鐘樓坐東朝西,俯瞰長江和大通鎮(zhèn)城區(qū),整體呈四方立柱形,青灰磚、料石壘砌,邊長約為5米,高度約19米,分上、中、下三層,高大的束柱、半圓形拱券門、堅固的墻體。從墻面殘存的痕跡判斷,當時連接鐘樓東墻應有其他房屋建筑。保護范圍:文物本體10米范圍內(nèi)。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30米![詳細]
          327、包氏宗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包氏宗祠
            包氏宗祠位于安徽合肥肥東縣解集鄉(xiāng)大包村。為北宋名臣包拯的家族祠堂,南距包拯出生地小李蠻村(原名小包村)僅2公里。始建于宋,現(xiàn)存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建筑。祠堂處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景色秀麗。奇特的是,一般宗祠均大門朝南,唯該祠是大門朝北。相傳包拯因嚴懲惡吏得罪朝中權(quán)貴,權(quán)貴屢向皇帝進讒,誣包拯圖謀不軌。包拯為表白忠心,故將家族祠堂大門朝北,以示“子子孫孫,永不面南”,F(xiàn)存宗祠4進,青磚小瓦,正廳居中陳列有《包氏宗譜》、《包孝肅議》及包拯畫像。祠堂附近有不少有關(guān)包拯的傳說遺跡![詳細]
          328、濟美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美坊
            濟美坊坐落于馬鞍山市當涂縣湖陽鄉(xiāng)大邢村大巷正中,東臨煙波浩蕩的石臼湖。該石坊為雙柱牌樓式,高7.63米,坊的正背面坊額正中鐫刻兩的楷書大字“恩榮”,兩面橫匾上均有“濟美坊”三字。在坊的背面橫匾兩惻刻書有“直隸太平府知府丁懋儒、同知陳所敏、通判胡汝礪、推官劉垓、當涂縣知縣張宏綱,為弘治丑科進士江西布政使父邢珣、嘉靖壬午科鄉(xiāng)進士福建浦城縣知縣邢植、嘉靖壬辰科鄉(xiāng)進士山東省御史山東都轉(zhuǎn)運史男邢址,大明萬歷元年酉正月吉日重立”等字樣。保護范圍:坊周各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坊周各50米。 ……[詳細]
          東至金氏宗祠
            金氏宗祠位于東至縣花園里鄉(xiāng)金家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全稱南溪金氏大成祠,由金和璧為首的二十公矢勤矢慎,斂費厘規(guī),以成盛舉。該祠三進深,抬梁兼穿斗式大木構(gòu)架,建筑面積981平方米。共有頂梁柱88根(不含瓜柱),最大柱子粗(周長)1.7米,高9.1米,最大磉礅周長2.65米。中進明間寬6米,次間依次漸窄。梁枋、敞卷、余軒、雀替、磉礅,細部制作(含雕刻)玲瓏剔透,整體組合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保護范圍:東至公路,南至溝渠,西、北各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同保護范圍,北至公路,西至濱河石板路![詳細]
          九華山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九華山化城峰半山腰,與祗園寺、東崖寺、百歲宮同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寺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國師奉旨進香九華,見此地山水環(huán)拱,于是在此立寺。傳說動工前夜,滿山松針盡掛甘露,人稱奇跡,又因《法華經(jīng).藥草喻品》中寫道:“釋迦說:我為大眾說甘露凈法。”阿彌陀佛又有“甘露如來”、“甘露王”的稱號,他化身說法時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話,遂定名“甘露寺”。甘露寺地處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經(jīng)之地,寺院寬宏,佛像眾多,茂林修竹,環(huán)境優(yōu)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洞安和尚曾在此兩度登壇說法。乾隆年間住持僧優(yōu)曇開壇傳戒,成為叢林。道光十六年(1836年)住持僧青蓮擴建。咸豐三年(1853年)圣傳僧住持,時寺遭兵燹。八年(1858年)住持僧恩浩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復遭兵燹,次年住持僧法源等……[詳細]
          蘇家埠戰(zhàn)役紀念館
            蘇家埠戰(zhàn)役紀念園,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橫排頭水庫邊,占地160畝,投入700萬元,分為徐向前元帥廣場、蘇家埠戰(zhàn)役紀念館等,許繼慎紀念園位于裕安區(qū)青山鄉(xiāng),投入500萬元,占地20畝,園內(nèi)有許繼慎將軍漢白玉雕像、紀念館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帥在六安市蘇家埠鎮(zhèn)指揮紅四方面軍與國民黨軍開展了浴血奮戰(zhàn),為鄂豫皖地區(qū)的革命戰(zhàn)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chǔ)。鎮(zhèn)東南朱家大院為紅四方面軍蘇家埠戰(zhàn)役總指揮部舊址,現(xiàn)辟為陳列館,徐向前元帥為之題詞。戰(zhàn)役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蘇家埠戰(zhàn)役紀念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詳細]
          洪莊老屋
            洪莊老屋位于源潭鎮(zhèn)三妙居委會洪莊組,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建筑平面以明五暗七狀布局,座西朝東,青磚勾白縫,齊檐封火墻,面闊20.5米,通進深40.7米,占地面積約835平方米。前至后進呈梯式增高,在二進處設(shè)置照壁。照壁左右隔墻與中廳連成一體?疵鎵δゴu,頂部斗拱疏朗。洪莊老屋原建筑規(guī)模宏大,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倒毀,現(xiàn)僅存中軸線上的三廳二井一照壁。整個建筑風格深受徽派建筑影響。該建筑中廳面積最大,頂部卷棚五架梁采用臺梁式結(jié)構(gòu),廳內(nèi)立6根大圓柱,柱礎(chǔ)為鼓形與方形,飾花卉紋。……[詳細]
          333、潛山胡氏宗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潛山胡氏宗祠
            位于源潭鎮(zhèn)三河村紅星組的胡氏宗祠,屬“陶正堂”這支郡望上的遺產(chǎn),始建于清代中期,晚期擴建,分前后三進布局,通面闊約32.3米,進深9.9米,占地面積約320平方米,F(xiàn)存廳堂3間,建筑平面坐西朝東,大門前造作木柵門,穿斗式五架梁,兩側(cè)廊房已毀,其它構(gòu)件保存狀況較差。胡氏宗祠在一進天井處砌硬山頂、“倒山座”式照壁,并在門楣上端從右向左浮雕“居仁由義”、二進照壁浮雕“霞蔚云蒸”等吉祥文字;四壁墨繪“生化”圖案;中進前廊卷棚,梁坊上飾彩繪,金柱上凸雕“倒扒獅”撐拱,內(nèi)檐部分裝飾頗具特色![詳細]
          334、下溪王氏宗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溪王氏宗祠
            下溪王氏宗祠又名“篤親堂”,位于板橋頭鄉(xiāng)下溪村西首,坐北朝南,。據(jù)考證,該祠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現(xiàn)存部分為2006年夏王姓村民自籌資金修繕。王氏宗祠前后兩進,前進后部有天井。整座宗祠為抬梁結(jié)構(gòu),用材碩大。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11年6月21日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縣保單位,批準文號為績政【2011】46號;2016年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蕪湖中國銀行舊址
            民國三年(1914),中國銀行在蕪湖設(shè)立分號,1926年始建新的銀行大樓,次年竣工。該樓由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柳士英設(shè)計,主體為三層磚混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為木結(jié)構(gòu),屋面灰瓦,建筑面積1099平方米。西方古典式建筑風格,體量宏大。石砌臺基厚重堅固,愛奧尼克式廊柱挺拔雋秀,是經(jīng)久不衰的近代建筑典范。門廳約為250平方米,高達7米,廳內(nèi)由四柱支撐,柱頭造型別致?箲(zhàn)時期,該建筑被毀,1946年重建,“始復舊觀”。蕪湖中國銀行舊址是蕪湖市二街上標志性建筑之一,對研究近代銀行業(yè)及建筑藝術(shù)有較高價值。保護范圍:墻體外,東20米,南10米,西20米,北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336、韓莊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莊遺址
            韓莊遺址位于五河縣東劉集鎮(zhèn)張集村韓莊自然村東北0.5公里處,固鎮(zhèn)、泗縣、靈璧、五河四縣交界處,沱河的南岸邊高地,鄉(xiāng)民俗稱“大臺子”“紅林寺”。1985年五河縣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2009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對該遺址進行了復核。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地表暴露遺物較為豐富,紅燒土分布面積較大。遺址文化層厚度一般在1~2米,最厚處在3米以上。發(fā)現(xiàn)有石斧、石錛等石器,夾砂紅陶、灰陶和白陶等陶器。陶器有扁鼎足、鴨嘴形鼎足、圓錐形鼎足和鬲足等多種類型,紋飾多為籃紋--紋。該遺址文化內(nèi)涵豐富,與垓下遺址大汶口文化有所關(guān)聯(lián),對研究當?shù)丶盎春恿饔蛐率魑幕H有價值。依據(jù)現(xiàn)場大量的碎陶片、陶鬲殘足、石器等實物推斷,韓莊遺址為五河縣境內(nèi)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石制打磨工具的發(fā)現(xiàn)表明該遺址距今10000~50……[詳細]
          水東花戲樓
            水東花戲樓位于宣城市宣州區(qū)水東鎮(zhèn)東勝行政村內(nèi)。是一座典型的皖南古民居建筑,始建于南宋,清光緒末年,因樓毀壞嚴重,村人合力重修,民國五年又重修;☉驑怯置f年臺,呈凸字形,前部表演區(qū)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可以三面觀看表演,后臺為硬山頂,臺身磚木結(jié)構(gòu),四周共有柱16根,檐柱斜撐刻以戲文故事及獅形,臺基高1.85米,臺寬12.7米,前臺深4.4米,后臺深5.1米。據(jù)調(diào)查,自清同治四年即有目連、散腔等戲劇在該戲臺演出,十年一大唱,五年一小唱,多為專業(yè)班社,且與玩燈、賽會結(jié)合。保護范圍:臺前向東26米,臺墻向南、西、北各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0米![詳細]
          紅星神墩遺址
            紅星神墩遺址遺址呈螺旋形,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70米,分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較厚,地表堆積比較豐富,散落大量的鬲足、夾砂陶片、印紋陶片,頂部紅燒土厚達2米,是典型的新石器至春秋時期遺址。遺址北面約1000米處是月形地遺址,遺址四周皆為丘陵耕地。該遺址是蕪湖市最早的古聚落遺存之一,對于研究江南土著文化及吳越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保護范圍:以遺址為中心,東200米,南200米,西300米至高馬廠村,北350米到崗村。建設(shè)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339、李三孤堆墓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三孤堆墓群
            李三孤堆墓群位于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qū)雙廟村楊孫路路東。又名離散孤堆,為楚幽王墓,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可以確認的楚國國王墓。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時代明確、文化面貌清晰,成為楚國晚期器物斷代的標準器。2012年6月21日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坑邊為基點,東60米到水溝西側(cè),西55米到一水溝,南120米到小路,北100米到水泥路。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6米到水泥路,西95米到孤堆鄉(xiāng)—楊公的027縣道,南到水塘,北同保護范圍![詳細]
          橫排頭渠首樞紐工程
            排頭樞紐工程位于六安市裕安區(qū)蘇埠鎮(zhèn)以南5公里的淠河上,是淠河灌區(qū)的渠首工程,也是淠河流域上游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關(guān)鍵性工程,距上游東淠河與西淠河匯合處的兩河口約9公里,灌水面積4370平方公里。該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當年發(fā)揮灌溉效益,以后灌溉面積逐年擴大,到2000年底止,灌溉面積已達616萬畝,占設(shè)計灌溉面積660萬畝的93.3%,40年累計引水總量867億立方米。2019年,橫排頭渠首樞紐工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