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免费αv在线看,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石家莊市旅游

          石家莊市旅游景點介紹

          301、西苑溫泉 AAAA
          西苑溫泉
            西苑溫泉度假村位于省會石家莊西50公里的平山縣溫塘鎮(zhèn),度假村占地三百余畝,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石閻公路從門前橫貫東西,是去往革命圣地西柏坡、風景名勝天桂山、駝梁山、淴淴水景區(qū)的必經(jīng)之路。西苑溫泉度假村分為迎賓樓、怡賓樓、貴賓樓、康樂城、美食苑餐飲中心、享水灣,硬件設(shè)施功能完備,裝修豪華典雅,是國家旅游局掛牌的四星級旅游飯店,可提供高、中、低檔住宿。美食苑會餐中心可滿足千人就餐的需要,大小會議室15個可滿足千人以下各種規(guī)格會議的需要,康樂城內(nèi)大型溫泉游泳池、沖浪浴、藥浴、兒童游樂池應有盡有,室外“溫泉泡池”讓游客感受大雪紛飛沐浴溫泉的樂趣。……[詳細]
          平山紫云山風景區(qū)
            紫云山風景區(qū)位于平山縣北冶鄉(xiāng),海拔800—1200米,面積16平方公里,是集自然生態(tài)風景、天然溶洞、原始農(nóng)家石院、古代民族文化、紅色教育基地于一體的休閑度假區(qū),是國家4A景區(qū)、河北省農(nóng)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紫云山風景區(qū)位于平山縣北冶鄉(xiāng)南冶東溝村,距平山縣城50公里、西柏坡45公里、省會石家莊90公里,與天桂山、沕沕水風景區(qū)毗鄰。景區(qū)內(nèi)群峰突起,雄險奇秀,峭壁若屏,石相叢生,主峰海拔1128米。有虎嘯峰、臥虎石、仙浴峰、將軍峰、天生橋、一指山、人鳥對語等石相景觀30余處。南、北二山皆為空山,天然溶洞20余窟,洞門或落于谷底,或掛于斷壁之上,F(xiàn)已開發(fā)出桓公洞、紫云洞、迷魂洞3窟,洞長60-1000米不等。洞內(nèi)洞套洞,洞連洞,千回百轉(zhuǎn),寬處可納百人,窄處僅容一人側(cè)身而行。各種鐘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tài)……[詳細]
          攔道石紅色生態(tài)風景區(qū)
            攔道石紅色生態(tài)風景區(qū)位于平山縣西北部,處在西柏坡前往駝梁、五臺山黃金旅游線的必經(jīng)之地,距離石家莊市110公里,革命圣地西柏坡45公里,佛教圣地五臺山30公里。景區(qū)主要包括攔道石、西大地、塔上、天花梁四個分景區(qū)。這里不但山高峰險、溝深洞幽、植被繁茂、風光秀美,而且還保留有-、聶榮臻、李葆華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jīng)居住過的舊居和眾多遺址,是集紅色旅游、鄉(xiāng)村體驗、生態(tài)休閑、山水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0中央北方分局歷史陳列館及舊居,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非凡歲月;藏龍洞洞漂“神秘洞中漂”、峽谷漂流“華北第一漂”、水上樂園垂釣盡享山鄉(xiāng)水趣;益壽果蔬采摘園、千米生態(tài)長廊、山地生態(tài)觀光采摘園讓您在青山綠水間采摘無公害有機時鮮果蔬;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天花梁野營探險,晉冀交界處西……[詳細]
          河北省園博園
            河北省園博園位于石家莊市正定新區(qū)主軸線中心位置,南距滹沱河3.2公里,西距正定縣城1.5公里,占地約1200畝。為滿足園博會辦展需要,園博園被劃分為七大功能分區(qū),分別為主入口廣場、燕趙園、社會園、專類園、康體園、濱水景觀區(qū)、山體休閑區(qū)。從東門步入園博園,首先是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即主入口廣場,地面通過鑲嵌鐵軌鋪裝,充分展示了石家莊的城市發(fā)展淵源。這里將是游客停留、集散、購票的場地,河北省首屆園博會開幕式也將在這里舉行。主入口廣場東側(cè)是一個人工湖。湖中擁有長128米、寬10米的巨型噴泉,能噴出100米高的密集水柱,可以用來播放水幕電影,其技術(shù)屬世界一流。園博會期間,湖中還將投放30余艘電瓶船,供游客乘船賞景。在園博園北側(cè)的燕趙園,11個市在這里各建有一個展園,由東向西排列,其中,石家莊……[詳細]
          抱犢寨金闕宮
            抱犢寨金闕宮位于寨頂北部,與北門相毗鄰,創(chuàng)建年代已不可考。所存碑刻為清順治年間重建碑記。由于留下來的建筑已破陋不堪,故此次開發(fā)旅游,對金闕宮進行了棄舊重修。 重修后的金閾宮富麗堂皇。規(guī)模氣派均非昔日可比。正中為玉皇殿,金頂紅墻,黃色琉璃瓦鋪就的殿頂上鑲有“天下太平”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左右分別有二圣堂、元辰殿、財神殿、三宮殿、三清殿和月老殿。……[詳細]
          306、封龍書院
          封龍書院
            封龍山之陽在元氏境內(nèi),早就有登山于封龍山之南的沖動,向往之心源自一個“封龍書院”屬地之爭的公案,你說在你家,我說在我家,不是寶物沒人來爭。封龍書院前身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41年,也就是東漢建武17年,是河北歷史上最早的書院,至北宋與中溪書院、西溪書院、蓮池書院并稱江北四大書院,與當時飲譽江南的四大學府競相媲美。 封龍書院初具規(guī)模,可惜去時尚未正式開放,據(jù)說漢碑將移至書院,此真可謂是鎮(zhèn)院之寶了。以封龍書院為核心鋪展開來,周邊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出了封龍書院,沿山路一直走上去,雜七雜八的拍下來,發(fā)現(xiàn)竟也是一番景象。不禁感慨,此處風光甚好,幽幽的小路、啾啾的鳥鳴。 鹿泉新建封龍書院于山之陰,先整出個既成事實,占地利(景區(qū))之先,揚名周邊,致使石家莊人十有八九只知此院。元氏后起之秀,占……[詳細]
          307、西石窟寺
          西石窟寺
            西石窟寺位于封龍山南坡,約創(chuàng)于北齊時期,北宋時達到一定規(guī)模。原是一處寺院,有殿宇、禪房十余間,F(xiàn)房舍全無,僅存三處石窟。近年建了一座廊不是廊,房不是房的建筑,擋雨不遮風,也算是一種保護。仔細觀察,在巖壁上尚存一些凹槽,大概是當年立柱搭梁之處。開鑿于南北朝時期北齊的,是最西邊的三世佛(三號洞),正中為觀世音像,左為騎坐大象的普賢菩薩,右為騎坐獅子的文殊菩薩像。只是文殊、普賢二菩薩像也未躲過“文革”之劫,均被砸毀,現(xiàn)僅存大象、獅子的殘片,后將殘片與水泥混合修復,但工藝實難恭維,粘貼在水泥墩上的殘片還是值得觀賞、探究的,由此尚能想象其完整狀態(tài)的精美。周圍洞壁上刻滿小佛像,觀音菩薩背光之后原有十八羅漢雕像,現(xiàn)僅存二尊羅漢。中間的千佛洞(二號洞)建造于唐代,內(nèi)供三世佛,洞里雕刻著958個小佛,造型各異……[詳細]
          308、正定古城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zhèn)”,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正定古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文化積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寶庫”的美譽。正定是一座具歷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據(jù)史料記載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春秋時期為鮮虞國,戰(zhàn)國時期為中山國,趙滅中山后,遂歸趙,秦時屬恒山郡,漢初置東垣縣,漢高帝十年(公元197年)代相陳造反,叛將趙利守東垣,次年,漢高帝劉邦率師攻克東垣,為表示從此天下真正太平,把東垣縣改為真定,至今一千四百多年來,這里一直是府、州、郡、縣治所,是當時北方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曾與保定、北京并稱為北方三雄鎮(zhèn)。至今正定南城門上還鑲有三關(guān)雄鎮(zhèn)的石刻匾額。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風幀名諱,才改真定為正定,并一直……[詳細]
          309、隱鳳山
          隱鳳山
            隱鳳山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zhèn)北障城村村北,距石家莊約35公里,是一處新開發(fā)的以險峻奇秀為特色的風景區(qū)。隱鳳山不是很高,海拔800余米,但是山勢雄偉,懸崖聳立。 隱鳳山很美,它環(huán)形的絕壁山體,猶如一只從烈火中振翅高飛的鳳凰,其下鳳凰海更是美得令人臨波沉醉……隱鳳山海拔只有約800米,但就是在這800米的峭壁之上,有著凌波吊橋、懸空棧道、懸崖云梯、隱蔽山洞。 傳說,隱鳳山曾是貂蟬的隱居場所,山上至今還留有貂蟬隱居時的遺跡,這也正是隱鳳山一名的由來。貂蟬的歷史已煙消云散,她本人也已成為過眼云煙,成為涅 之鳳,把這座環(huán)形大山命名為“隱鳳山”,也算是當?shù)厝藢λ詈玫淖纺盍。或者,對于隱鳳山來說,貂蟬就是它靈魂的全部![詳細]
          石家莊植物園
            石家莊植物園是以植物景觀觀賞為主題的公園,是及科普研究,休閑娛樂社會生產(chǎn)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近郊綠色生態(tài)休閑基地.其總占地面積167.1公頃,綠地面積102萬平方米。 植物園擁有波澄湖景區(qū),盆景藝術(shù)館,熱帶植物觀賞廳,科普館,玫瑰藝術(shù)廣場,廊橋水榭,湖心島,水中蓮花,步步疊水、世紀鐘等38個景點,并形成松柏苑,牡丹園,芍藥園,薔薇園,櫻花園,碧桃園,海棠園,丁香園,水生植物園,異型植物園,濕生植物園等15個植物專類園,匯集了各種植物1136種,數(shù)十萬棵。 植物園規(guī)模宏大,景觀優(yōu)美,功能齊全.置身于植物園,草木蔥翠,鮮花爛漫的美景中,您盡可以享受藍天與碧水間的清新與歡暢,聆聽指頭百鳥的歡歌.呼吸奇花異草的芳香,充分感受與大自然的擁抱。……[詳細]
          311、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距石家莊30公里,井陘縣城向東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鐵路倚其而過。這里關(guān)山環(huán)立,地勢險要,是山西、陜西通京的交通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 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較陡峭,路邊保留著或立或臥、殘缺不全的石馬、石獸,以及明清兩代文官武將的石像。繞過一個山口,一座雄關(guān)豁然出現(xiàn),這就是扼守古驛道的東天門,門匾上題有“西通-”四個藍底金字。東天門是一座關(guān)城,分東閣、西閣,兩閣相距不足50米。南北兩峰直插兩閣,渾然成為一體,閣在正中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著關(guān)隘。……[詳細]
          312、平山溫泉
          平山溫泉
            平山溫泉位于平山縣溫塘鎮(zhèn),距石家莊市60公里。是全國重點溫泉之一,水溫高達60-90度,面積約100余畝。含有硫磺等30多種化學物質(zhì),性質(zhì)屬高熱弱堿性氯化物硫酸鹽氡泉,醫(yī)療價值極高,對心臟病、風濕病、皮膚病有獨特療效。 沐浴可療疾。泉邊舊有漢武廟,相傳此泉開鑿于漢武帝時。帝患膚疾,久治不愈,夜夢神人指點說有溫泉神水能療此疾,乃四方尋覓。到溫塘河,浴于溫泉,其病霍然而愈,后建溫泉寺于此。溫塘河西南高臺之上舊有鹿臺寺,為葬白鹿之處;即今之鹿臺村。廟早年已廢,僅存碑。……[詳細]
          313、石家莊毗盧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家莊毗盧寺
            毗盧寺創(chuàng)建于唐朝天寶年間,宋、元、明各朝均曾重修。原來規(guī)模較大,建筑較多,現(xiàn)僅存釋迦殿(前殿)和毗盧殿(后殿)。毗盧殿中央佛臺上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盧遮那(印度語,意為光明普照),故該寺稱為毗盧寺。毗盧殿的壁畫畫風,承襲了我國古代壁畫的傳統(tǒng)畫法,技法嫻熟,線條瀟灑自如,色彩艷麗,人物形象生動逼真,主次分明,層次井然。壁畫賦色以石綠、朱紅為基調(diào),從強烈的對比中取得調(diào)和,色彩豐富而和諧。使用的顏料以礦物質(zhì)為主。這些顏料穩(wěn)定性好,保存時間長,雖已經(jīng)歷了幾百個春夏秋冬,但色彩至今還很鮮艷。壁畫還大量使用瀝粉貼金,整個壁畫看起來艷而不俗,富麗堂皇,光彩奪目。毗盧寺壁畫內(nèi)容豐富,包羅萬象,技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對研究古代社會生活、風俗習慣以及古代美術(shù)史和傳統(tǒng)繪畫藝術(shù)都有重要的意義,是我國古代……[詳細]
          鹿泉蓮花山
            蓮花山位于鹿泉城西2公里處,北與天下奇寨抱犢寨遙遙相望,東為華北平原,山南為韓信寨及土門關(guān);西南是白鹿泉。整座山呈南北走向,海拔518米,為典型的向斜山構(gòu)造。上部陡峭直立,如刀削斧劈而成。由東面平原眺望,如天然屏障橫亙天際,蔚為奇觀。蓮花山屬太行山脈,山體為石灰?guī)r質(zhì),山洞及山體凹進的“板窯”處存在不同程度的鐘乳石發(fā)育。較為突出的是懸掛在山西南面一處幾十米高的“板窯”上的鐘乳石,其狀似蓮花,蓮花山便因此而得名。蓮花山與韓信寨兩名而同體,上部被近百米的豁口分開。蓮花山在北,韓信寨在南;砜跂|、西兩翼坡上,草木蓊郁,景色奇秀。東坡有古人開鑿的登山石梯,由山麓通至豁口處。石梯下部有靈霄閣等建筑,石梯便從閣下穿過;砜谔幱钟型ㄏ鲩w,過通霄閣,石梯轉(zhuǎn)入西坡。循石梯而下,可至圣母廟和三皇姑廟。圣母廟又稱碧……[詳細]
          315、黑山大峽谷 AAAA
          黑山大峽谷
            黑山關(guān)風景區(qū)地處太行山深處,位于平山縣西北部,與山西五臺縣接壤,距石家莊市120公里,因明代修有長城并在此設(shè)關(guān)而得名。景區(qū)由服務(wù)區(qū)、龍?zhí)讹w瀑區(qū)、洞天小區(qū)、穆柯寨、鴻門巖、原始森林等20余個景區(qū)景點組成,面積約16平方公里。 黑山關(guān)自然景觀奇特,主峰柴托尖海拔1910米,另有千米以上高峰13座,氣勢磅礴,雄險無比。 黑山關(guān)風景區(qū)內(nèi)植物種類上千種,龍骨、蛇楊等樹種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一棵野生獼猴桃樹覆蓋面積一萬余平方米。野杜鵑、野玫瑰、野丁香、金蓮等山花異草滿山遍野。另有黃岑、代黃、芥梗、黨參、株利、柴胡、生麻、常中、穿山龍等中藥材50余種,有野兔、山羊、孢子、貂貓、山雞、黃鸝等動物20余種。 黑山關(guān)水資源充沛,山泉從海拔1800米處涌出,奔崖跌谷,流長10余里,形成無數(shù)個龍?zhí)讹w瀑,其中白龍瀑高……[詳細]
          荷塘月色生態(tài)美食園
            荷塘月色生態(tài)美食園借助于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設(shè)施,智能化計算機自控溫室的技術(shù)手段,通過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的自動調(diào)節(jié),營造出一個近乎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荷塘月色生態(tài)美食園室內(nèi)充分融合了中國的園林藝術(shù)、農(nóng)耕文化,人行其中,小橋流水、亭臺樓榭、萬木蔥郁、魚兒潛游,鮮花、瓜果爭奇斗艷,真正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水0融。荷塘月色生態(tài)美食園餐廳引進了一百多種風格各異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如鐵樹、滴水觀音、枇杷、桂花、五針松、棕櫚、茶花、十大功勞、臘梅等,經(jīng)過江南具有多年豐富經(jīng)驗的園林設(shè)計師獨具匠心的設(shè)計,組合成不同的美景,又有室內(nèi)近500米長的小河蜿蜒在綠樹花叢之間,真可謂十步一景,使人們在就餐的同時,享受到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詳細]
          317、諦音寺
          諦音寺
            諦音寺整體建筑及布局及配套功能匠心獨具,整個建筑分為:玉佛殿、天王殿、側(cè)殿、藏經(jīng)殿、九龍壁、鐘樓、客房、寫字樓、功德林素齋、佛樂堂、藥浴、法物流通處、菩提心雜志社等!  諦音寺玉佛殿內(nèi)供奉著3.5米高的緬甸玉佛,雕刻精細,潔白無瑕,栩栩如生,整個玉佛殿頂部彩繪藍天白云襯托出佛祖說法和三十三云集聽法圖。天王殿正面供奉著大肚彌勒,背后立韋馱菩薩0,兩旁有四大天王,天王背面是六尊不同姿態(tài)的觀音顯對像!  密壇壇城是諦音寺內(nèi)進行密宗儀式活動的場所。壇城內(nèi)供有釋迦牟尼佛的心臟舍利子,用于密傳0、灌頂和重要法式活動。五方文殊殿是由五明佛學院的晉美彭措法王提議并設(shè)計而建的,將五臺山的五個臺的文殊像集為一體供于內(nèi),故名“五方”。古佛殿內(nèi)供奉著諦音寺原址(隋唐時期)出土的三尊玉佛![詳細]
          318、陽和樓
          陽和樓
            陽和樓橫跨正定城南門內(nèi)南大街上。陽和樓的平面極為簡單,是七楹長方形。陽和樓建在高敞的磚臺上,磚臺高8.6米,東西長66米,南北寬21.6米,南面為正面,正中懸掛寫有“陽和樓”的楷書大字牌匾。東側(cè)有階梯可上下。磚臺下穿左右兩洞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兩門之間,南有關(guān)帝廟,廟前有牌樓、旗桿和獅子,牌樓之內(nèi)是大門,門內(nèi)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它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樓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磚臺上,臺下有圓拱洞門,左右各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門端門,但南面正中還有關(guān)帝廟一所倚臺建立。今人痛心的是陽和樓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拆毀。1280年(元至正十七年)《修陽和樓記》寫道:“陽和樓者,鎮(zhèn)府巨觀也。橫跨子午之逵”!懊康怯谒,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嵐,左觀滄海之旭日,飄然……[詳細]
          319、天硯山
          天硯山
            人口天硯山位于河北省平山縣蛟潭莊鎮(zhèn)桑元口村。桑元口村共200余戶,700余人。 歷史背景天硯山景區(qū)所在地桑元口村位于平山縣西北冀晉交界處,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革命前輩聶榮臻元帥生活和戰(zhàn)斗過的地方,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這里曾有一段蕩氣回腸的故事,故事和這里美麗的大山有關(guān),和這里純樸的山民有關(guān),至今,在天硯山內(nèi)還有聶榮臻元帥在這里的戰(zhàn)斗指揮部的遺址;這里的山民中還流傳著聶帥的故事,那是山民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的故事……天硯山還是當年大軍閥閻錫山埋藏軍餉和各種寶藏的地方,至今當?shù)乩习逍者流傳著“九缸十八鍋,不在這坡在那坡,山前山后、山左山右,牛頭石下、鍋扣鍋”的歌謠,據(jù)說當?shù)睾枚嗬习傩占依锒加型诘降腻X幣。在天硯山里仍然保存有一段明朝的古長城遺址,已被國家旅游局定位二級保護文物。如今桑元口村具有典型的……[詳細]
          郭莊民兵斗爭史展館
            無極縣郭莊民兵營,民兵先進集體。郭莊在1938年2月成立抗日游擊小組,1939年2月發(fā)展成500多人的民兵自衛(wèi)隊,在抗日戰(zhàn)爭中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200余次,殲滅日偽軍300多人。解放戰(zhàn)爭中參加了正定、清風店、石家莊、平津、張家口、太原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的支前工作。1948年,派出33名民兵組成擔架排,隨-戰(zhàn)3000多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wù)。同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zhàn)軍第3縱隊第9旅授予他們“支前模范排”稱號。1949年1月,無極縣政府獎給他們“后勤是模范,支前建奇功”的錦旗。1958年建立民兵連,1960年擴編為民兵營。該營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帶頭發(fā)展生產(chǎn),在搶收搶種、抗洪搶險中發(fā)揮了突擊作用。積極開展軍事訓練,1962年實彈射擊,全營總評成績優(yōu)秀。至1964年初共涌現(xiàn)47名優(yōu)等射手。有良好的戰(zhàn)斗作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