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趙格莊村
村莊由來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趙氏由山西省遷此建二村,名東、西趙家莊,清初改名趙格莊,清代中葉,中趙格莊從西趙格莊中析出。
政區(qū)人口
位于孫受鎮(zhèn)政府東3公里處,東與中趙格莊村相連,西隔1公里與東周格莊村相望,向北200米是大沽河南大堤,往南1000米南直通大古路,全村占地3865畝,436戶,1516人。
經濟狀況 全村耕地面積2304畝,分布在村南大古路南北兩側,村西及村后大堤內外。村南屬潮壤土,平坦肥沃,地下水足,以種植蔬菜、小麥、玉米、花生為主,村后屬沙灘地,以種植果樹為主。
蔬菜以逆季節(jié)種植為主,建有嶗山大棚140個,占地200畝,棚內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茄子、菜椒、茭瓜、蛇瓜等,四季輪種,每個大棚年收入8000-10000元,其它種植形式多為小弓棚和地膜覆蓋種植,主要種植芹菜、韭菜、白蘿卜、胡蘿卜、土豆、芋頭等,畝收入均在千元以上。
糧油作物為小麥、玉米、花生,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250畝,單年407公斤,總產495噸,花生面積450畝,單產370公斤,總產161噸,果樹以蘋果、桃子、山楂、板栗為主,面積300畝,果品產量820噸,年收入135萬元。
個體私營戶32個,從業(yè)人員50人,年收入110萬元。
2004年,完成農業(yè)稅收85677元,全村總收入3793萬元,人均收入5116元。
優(yōu)勢產業(yè) 果樹和蔬菜種植是本村的主體產業(yè),蔬菜種植收入400萬元,果業(yè)收入500萬元。
社會事業(yè) 改革開放以來,95%的農戶翻新改建了住宅,80%農戶用上彩電,有線電視安裝284戶,加入農村合作醫(yī)療284戶,均占總戶數68.43%,80%農戶上了固定電話,摩托車是普通農民的代步工具。村南北中心大街是80年代建起的小集貿市場,村民日常生活用品購買方便。
聯系電話:86-0532-8749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