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寺位于合漳鄉(xiāng)張頭村長生寺景區(qū)內(nèi),初建于明代,F(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有三進院落,依山勢建造,一院高過一院,靜臥在半山谷底。寺周山勢陡峭,掉一塊石頭即可砸在院內(nèi);山上林木蔥郁,風(fēng)來時濤聲陣陣。后院大殿佛像下有一井,井口直徑兩拳,汲水與否,不溢不寡,飲之微甜,曰長生水。遍查寺內(nèi)碑志,追根溯源,不知建于哪朝哪代,傳說始于漢。長生不長生,風(fēng)蝕雨打,日漸傾頹。本就芥豆之微,文革又屢遭破壞,終至斷碑殘垣…[詳細]
磁縣崔府君廟位于磁縣城內(nèi)府君廟街北側(cè),據(jù)志書載,崔府君廟唐開元六年(718年)為祀滏陽縣令崔玨所建。元大德三年(1299年)、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均有重修記載。該廟原占地面積80畝,有殿、閣等80余間。現(xiàn)存建筑有正殿、拜殿、后殿、過廊,平面呈“工”字形,現(xiàn)存建筑時代為明、清時期。在拜殿存有碑碣八通,時代多為明代。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懸山琉璃瓦頂,用七架梁,后出單步梁,梁下用五踩雙昂異形斗…[詳細]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縣城東北,以大街、御營、雙臺三村為中心,今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長1.83公里,有五門。外城長24.3公里,有九門。另有上下水關(guān)兩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衛(wèi)河水所淹,治所遷至艾家口(今大名縣縣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筑基址、宮舍布局、街…[詳細]
白家莊摩崖造像白家莊摩崖造像位于武安市馬家莊村東500米,海拔高度500米。造像雕于山腳石崖壁上,坐東面西,造像面積30余平方米,有佛龕21個,龕內(nèi)雕刻佛、菩薩、羅漢等石造像38尊。佛龕大小不一,10-90厘米不等。造像大小不等,多為坐像,神態(tài)各異,雕刻精細。通過調(diào)查確認,該處石刻造像為宋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雕造,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