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村:位于百花湖鄉(xiāng)北部,距離鄉(xiāng)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組,543戶1793人。人均年收入4450.3元。林地總面積為6403.7畝,耕地總面積4600.4畝,森林覆蓋率為51%。全村主要是以農業(yè)為主,輔之以外出打工和養(yǎng)殖,近年來,村各鄉(xiāng)基礎設施逐步得到改善,村組道路交通方面,開通了程控電話,全村電話普及率達96%,全面完成了農網改造,人畜飲水衛(wèi)生方便,-收視率達100%。沼氣池建設……。 |
“庭院捉家雞,溪水逗魚蝦,田中摘野菜,月下聽神話!弊哌M神農架紅坪鎮(zhèn)溫水村“神農人家”田園生活氛圍中,返璞歸真的感覺油然而生。神農架林區(qū)紅坪鎮(zhèn)風景絕佳,著名畫家張步曾在此寫生,創(chuàng)作了《紅坪畫廊》系列畫卷,在多個國家巡回展出,反響強烈。許多游客慕名前來觀光,紅坪也因此成為旅游名鎮(zhèn)。與“紅坪畫廊”毗鄰的紅坪鎮(zhèn)溫水村,自然風光與之一脈相承。溫水之春,山花爛漫;溫水之夏,翠綠清涼;溫水之秋,繽紛艷麗;溫水……。 |
溫水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龍?zhí)舵?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31224104233。 |
溫水村是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黃豐橋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30223118231。 |
明時建村,因本村相對較大稱作大邑里,后因村中有溫泉,取名溫水。解放初屬玉泉區(qū),1950年8月屬鄧川縣第一區(qū)第十二行政村;1953年屬右所區(qū)西湖鄉(xiāng)、元井鄉(xiāng);1956年屬鄧川縣元州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鄧川公社元州管理區(qū);1961年10月為洱源縣右所公社溫水大隊;1963年撤社改區(qū),為右所區(qū)溫水公社(兩級核算);1970年撤區(qū)改社,原小公社改為大隊,為右所公社溫水大隊,1984年撤社改區(qū)建小鄉(xiāng),……。 |
解放初屬禾秀鄉(xiāng)第四區(qū)新澤行政村,1956年由新澤分為黃聯行政村,1958年由黃聯分為溫水管理區(qū),1963年又合并到黃聯公社,1972年由交通,地理而限,由黃聯公社分出稱溫水大隊,2000年稱溫水村民委員會至今。溫水村……。 |
傳說:古代該地有一家姓雍的彝族,有二妻。大女人居住今大溫水,小女人住今小溫水。為人賢淑,人們尊稱大小雍嬸家。雅寫“大溫水”、“小溫水”,得名溫水。1951年設溫水鄉(xiāng);1969年更名為溫水管理區(qū);1978年更名為溫水大隊;1984年更名為溫水鄉(xiāng);1989年更名為倉溫水行政村;2000年更名為溫水村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溫水村……。 |
1950年為一六街鄉(xiāng)管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溫水管理區(qū),1964年改為溫水大隊,1987年改為溫水營村,2000年后為溫水村民委員會,2006年一六街鄉(xiāng)并八街鎮(zhèn)后歸八街鎮(zhèn)管轄至今。溫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