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先祖于明中期從尉氏縣謝村遷此定居。為不忘老家,故名謝村。1990年因人口增多,以大道為界,街道南側稱前謝,街道北側稱后謝。清代屬扶溝縣中寺崗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中區(qū)(城關關帝廟)。1949年屬扶溝縣一區(qū)(城關)。1958年屬城關公社。1983年屬城郊鄉(xiāng)。1990年設后謝村名委員會,屬城郊鄉(xiāng)。后謝村……。 |
后謝村是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望田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11024104208。 |
據《謝氏家譜》記載;原叫“古雙廟”,明初,謝成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因鄰村為“后胡”,便更名為后謝,沿用至今。1958年建隊,屬滑縣高平公社稱后謝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高平鄉(xiāng)稱后謝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滑縣高平鎮(zhèn)稱后謝村民委員會。后謝村……。 |
后謝村位于金山路南段?倯魯210戶,人口932人。其中黨員37人,村兩委6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積180畝,村內主導種植業(yè)是小麥和玉米!。 |
后謝村位于青年鎮(zhèn)北部4公里,東結枯河村,南鄰侯莊村,北接郭莊村,西通前謝村。是一個以種植業(yè)為主的村莊。后謝村有6個村民小組,2510畝耕地,共329戶1790人,其中黨員42人,村“兩委”干部4人。后謝村以傳統農業(yè)種植為主,有耕地面積2510畝,其中農作物(小麥)面積2400畝,經濟作物面積500余畝。后謝村農業(yè)以家庭農戶經營為主,村里成立農民合作社2個,土地流轉面積500畝,用于規(guī);N植! |
后謝村位于漕河鎮(zhèn)西南部,5個村民小組,255戶,人口914人,耕地面積1402畝,2012年人均純收入141182元。據村中廟碑記載,明末時魯王府的姑娘嫁與謝家,在此蓋了樓房,故名謝家樓,此村與前謝家樓相對,稱后謝家樓! |
清季屬嘉興鄉(xiāng)十五都,解放前屬爐峰鄉(xiāng),解放初屬湖山鄉(xiāng)。合作化時建立后謝高級社,屬大許鄉(xiāng)。1958年為大許管理區(qū)后謝生產隊,1961年為大許公社后謝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村,1992年改為浦陽鎮(zhèn)后謝村.2002年屬仙華街道。后謝村……。 |
后謝村自今年以來,村黨支部認真學習和實踐群眾教育路線,依托自身優(yōu)勢,積極響應上級黨委號召,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延伸活動鏈條。村黨支部根據村實際情況,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將活動內容落實到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如公路問題,飲水問題,排水用電問題,河水治理問題等等。村黨支部積極實踐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得到廣德人民的用戶和支持。村黨支部會繼續(xù)努力,為人民多做實事! |
后謝村是白水洋鎮(zhèn)白水洋辦事處的一個行政村,該村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莊四周綠樹成蔭,村間桔香彌漫,令人心曠神怡。2009年初,我村積極投入到園林村的創(chuàng)建活動,通過科學設計合理分工,經過一年的努力,村道實現了全面硬化、綠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實了保潔人員和保潔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動中心,安裝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動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