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寒浞在此建國史稱古寒國。漢王莽后改古國為亭,始稱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區(qū)。 |
清末,土堆旁開一客店取名“坊子店”,坊子因此而得名。 |
因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qū)。 |
臨朐縣地處魯中,屬沂蒙革命老區(qū)。總面積18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7.3%。2021年,轄14個鎮(zhèn)(街、園、區(qū)),350個村(社區(qū)),91.9萬人。臨朐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西漢置縣迄今已有2000余年歷史,有北辛、大汶口、龍山等文化遺址221處,齊長城、北齊崔芬墓、北魏石佛造像、東鎮(zhèn)碑林等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30余處,奇石、臨朐手繪年畫、雕塑、紅木工藝四大文化產(chǎn)業(yè)遠近聞名,素有“書畫之鄉(xiāng)”“小……。 |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
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為古“九州”之一?h級市,隸屬于濰坊市。據(jù)劉熙《釋名》載:“青州在東,取物生而青也。”《藝文類聚》載:青州,東方少陽,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也,故以為名。 |
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舜王街道諸馮村而得名。 |
壽光因閭邱長老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西漢(前148年)置縣。 |
西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將軍張說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戶,國名“安丘”。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縣。 |
因境內(nèi)有密水“其源言之謂高”,故有高密之名。 |
古稱邑、都昌。春秋時設(shè)城邑,為齊七十二城之一。 |
濟寧這個名字也和濟水有關(guān),因為濟寧這個地方地勢較高,不受洪水的侵擾,所以取名濟寧。 |
周朝時期,此處被封為任國。廢任國而改為任城縣。這是“任城”稱號的最早由來。 |
古九州之一,有“九州通衢,齊魯之咽喉”之美譽。 |
微山縣成立于1953年,因微山湖而得名,是山東省的“南大門”。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285個建制優(yōu)化行政村,人口73.4萬,總面積1780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面積1266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縣常住人口61.34萬人。微山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蘇魯兩省三市九個縣市區(qū)結(jié)合部,與“長三角”、“京津唐”兩個發(fā)達地區(qū)相連,被魯南經(jīng)濟圈、淮海經(jīng)濟圈覆蓋,同長江水系、黃河水系相通達。京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