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廣東省文聯(lián)、省民協(xié)組織評審專家終評認定,全省共有43個村落入選廣東省第六批古村落名單,2019年3月14日在汕頭市濠江區(qū)舉行授牌活動。 |
梅州市大埔縣侯北村位于百侯鎮(zhèn)北部。我村轄2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956戶,人口3596人;全村總面積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8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1552,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烤煙、蔬菜,村特色經濟收入有烤煙、蔬菜,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853萬元。措施:一、加大投入辦好村集體經濟的果場; 二、大力發(fā)展壯大優(yōu)質烤煙生產基地、蔬菜基地等! |
原名七墩圍,明朝在此設都司,名為七都司,故名。1949年稱七都鄉(xiāng),1958年成立七都大隊,1983年改稱七都鄉(xiāng)政府,1989年為七都管理區(qū),1999年改稱七都村委會至今。七都村……。 |
村位于琴江河堤內一片壩地,地勢較高,且多種植榕樹,故名。1949年稱下壩鄉(xiāng),1958年稱水在人民公社,1961年下壩大隊分為高榕大隊,1983年設稱高榕鄉(xiāng)政府,1989年設稱高榕管理區(qū),1999年至今改為河東鎮(zhèn)高榕村民委員會。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zhèn)高榕村轄1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37戶,人口2163人;全村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5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年降雨量約為1500-1600,氣候特征!。 |
梅州市五華縣坪上村位于五華縣東部。我村轄4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178戶,人口5901人;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00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5℃,年降雨量約為1600毫米,氣候特征夏長冬短,春、秋氣溫多變。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小水電,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323萬元!。 |
梅州市平遠縣龍文村位于平遠縣上舉鎮(zhèn)西北部。龍文村轄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42戶,人口524人;全村總面積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2畝。龍文村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約為160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水稻、油茶、梅菜、臍橙,村特色經濟收入有油茶、姜,上一年龍文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18萬元。近年來,龍文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在原有烤煙的基礎上,繼續(xù)增加種……。 |
梅州市平遠縣成文村位于泗水鎮(zhèn)東南12公里,毗鄰蕉嶺縣。成文村轄1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225戶,人口1080人;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4.2畝。成文村年平均氣溫為19℃,年降雨量約為1702毫升,氣候特征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金、蜂蜜,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蜂蜜,上一年成文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510萬元。近年來,成文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發(fā)動群眾種植仙人草、生姜,大量……。 |
梅州市蕉嶺縣下南村位于蕉嶺縣新鋪鎮(zhèn)。我村轄1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08戶,人口1890人;全村總面積7.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4.8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3℃,年降雨量約為1600毫米,氣候特征亞熱帶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玉米,甘蔗,花生,村特色經濟收入有8萬元,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2萬元。……。 |
嶺邊村位于平海鎮(zhèn)西部,距平海鎮(zhèn)12公里,坐落于大亞灣畔,三面臨海。村民主要姓氏為曾姓,主要方言為粘米話。村落始建于元末。嶺邊村是一個風格多樣、有一定規(guī)模、保存較完整的古村落,古建筑比較低矮,據說,這樣的建筑與當地常年遭受臺風襲擊的氣候環(huán)境有關,有著典型的廣東沿海特色。村中歷史傳統(tǒng)建筑占地約17000平方米,F(xiàn)存古建筑20余座,大致可分為鎖頭屋、雙堂屋以及廳堂式建筑三種類型,其中大小祠堂8座。嶺邊村……。 |
建村時,村前有個水潭,村后有一條河流,取名河潭村。1870年,屬和平約堡(為平海司巡檢管理),稱河潭小村;1961年,稱河潭大隊;1984年,與梁屋、光明合并稱河梁鄉(xiāng);1987年3月,依據惠東府函﹝1987﹞9號文的批復,改稱河潭村委;1989年,改稱河潭管理區(qū);1998年,改稱河潭村委會至今。河潭村……。 |
妙沖村……。 |
大梓糖村……。 |
榜水村……。 |
馬占村委會是位于大路邊鎮(zhèn)北面,距鎮(zhèn)約18公里,人口2153人,耕地面積2007畝,宜林山地面積廣,農業(yè)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近年來大力發(fā)展玉米、馬鈴薯、百合、烤煙等經濟作物,農業(yè)產業(yè)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優(yōu)化。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較完善。下轄7條自然村,為:馬占、細村、寒頭、田仔沖、滴水袋、黃泥溷、上印。……。 |
新村村委會位于星子鎮(zhèn)的西南部,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5公里,現(xiàn)有農戶1557戶5966人,下轄五拱橋村、新滂塘村、老滂塘村、新建村、崩塘村、三步磊村、馬渡坪村、朝陽村、下車村、南沖村、新村、楊屋村共12個村民小組。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在朝陽村,新村小學旁。全村耕地面積6100畝,其中水田面積3511畝、旱地面積1879畝。新村村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村民的主要是種植水稻、花生、玉米、紅蔥、煙葉、……。 |
公元九八三年,宋景德年間從福建珠璣港移居此地,此西邊有一座石山,山形很像一頭獅子,獅子頭面向東邊,早晨太陽一出時剛好與太陽相會,人們把這一景觀說成是獅子會朝霞,日后隨著歲月的推移,就稱為石霞。后讀成“石下”。1951年成立石霞鄉(xiāng)政府。1958年為石霞生產大隊。1983年為石霞鄉(xiāng)政府。1986年為石霞村委會。1990年更名為石下管理區(qū)。1998年10月7日改設為石下村委會,沿用至今。石下村委會位于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