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持續(xù)推進森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落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2018—2022年)》和《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根據《國家森林鄉(xiāng)村評價認定辦法(試行)》,在各地縣級林業(yè)和草原主管部門推薦、省級林業(yè)和草原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審查,我局評價認定了第二批3639個國家森林鄉(xiāng)村,現(xiàn)予公布。 |
平峪村是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冷口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140826201999。 |
運城市絳縣橫水鎮(zhèn)西灌底村坐落在中條山腳下,涑水河畔,是一個民風淳樸的現(xiàn)代型農村,國土面積達2796畝,耕地2500畝,蘆葦?shù)?00畝,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該村居住人口較多,約有2850人,分7個居民組,共有610戶,44個黨員,是由南堡和高家莊兩個自然村形成的行政村,2009年該村建設老年活動中心、文化廣場、兩委會議室、村衛(wèi)生所、籃球場等設施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現(xiàn)已申請上級批準我村……。 |
白家澗村系絳縣古絳鎮(zhèn)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古絳鎮(zhèn)西南方向。通往城中心的主要有兩條柏油路,一條位于村東偏北方向途徑郝家窯、北楊、中楊;另一條在村正東方向,途經焦家澗。由于地理位置相對較偏,是一個經濟條件比較落后的村子。全村共有163戶,670口人,分為4個居民組,勞動力532人,其中男勞動力278人,女勞動力254人,全村共有12名黨員,其中女黨員1名。耕地2050畝。全村養(yǎng)豬96頭,養(yǎng)牛90頭,養(yǎng)羊1……。 |
紫家村位于中條山北麓,涑水河源頭,行政區(qū)劃屬于陳村鎮(zhèn)管轄,位于縣城東南,面積2.5平方公里。東邊與陳村交界,南臨紅衛(wèi)村,西邊與卓子溝村交界,北靠郭家莊村。下轄3個自然村,分別是東坡、西坡、新村。本村共有耕地面積1324余畝,果園面積320余畝,荒山荒坡面積2680畝。本村共有居民小組8個,共208戶,796人,黨員34人。建有村集體活動場所,設施完善,民風淳樸,村內街道巷道正在修建中,涑源北路的開……。 |
馬家溝行政村位于西社鎮(zhèn)最北端,地處呂梁山脈天然林保護區(qū),下轄七個自然村,分別為:后澗頭、核桃園、馬家溝、馬趵泉、中土地、莊頭、陳家山。七村自南向北沿晉家峪峽谷依山而建,共有人口874人,戶數(shù)248戶,居民組九個,耕地面積457畝,國土面積38.36平方公里。 馬家溝村歷史文化悠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古有李世民之馬一蹄趵得泉水之傳說,“馬趵泉”自然村因此而得名;近有抗日英雄陳捷娣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內……。 |
苑曲村地處稷山縣城南2公里處,隔河與縣城相望,西鄰荊平村,東鄰清河鎮(zhèn)晉村、薛村,南鄰清河鎮(zhèn)馬家莊、店頭村,全村共有635戶,2495口人,8個居民組,43名黨員。近年來,支村委一班人發(fā)揚“講操守、肯吃苦、能干事”的稷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以新農村建設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以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高群眾生活為重點,關注民生,順乎民意,把握機遇,以為民負責的事業(yè)心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辱使……。 |
姚村位于稷峰鎮(zhèn)西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個居民組,787戶,3400余口人。全村耕地面積4500畝,其中板棗面積4500畝,近年來,支村委一班人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體村民共建美好家園,使村容村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姚村在支村兩委一班人帶領下,堅持產業(yè)興村,品牌強村,科技富村的發(fā)展思路,目前,蜜棗企業(yè)9家,在為民工程建設中,狠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道路硬化工程,其中全村大街小巷水泥硬……。 |
臨猗縣猗氏鎮(zhèn)孫家卓村位于猗氏鎮(zhèn)政府東8公里處,沿臨泓路乘車十分鐘即可到達。全村共有6個居民組,1578口人,其中黨員46人,耕種面積2700多畝。主導產業(yè)以梨果種植為主,2010年人均純收入4800多元。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立以來,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長遠發(fā)展目標,積極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在原有梨果種植基礎上大力發(fā)展紙袋產品,最大程度增加村民收入。同時加大招商引……。 |
黃斗景村位于縣城東北方向,距離縣城4公里,全村人口集中,共6個村民小組,330戶,1350口人,其中黨員49人,耕地面積3400余畝 。全村主導產業(yè)以梨果為主,其中梨樹1000余畝,果樹1000余畝,早酥梨300余畝,小麥500余畝,棉花500余畝。村內勞動力人口600余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80余人。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00余萬元,人均年收入5500余元。2008年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推……。 |
薛公村位于孫吉鎮(zhèn)西陲邊緣,西鄰陜西合陽縣,南鄰角杯鄉(xiāng),可謂是一個“六邊”村:省邊、市邊、縣邊、鎮(zhèn)邊、溝邊、黃河邊,條件十分惡劣。 該村有九個居民組,人口2800人,外出務工人員800多人,其中黨員67人,耕地面積5500畝,主導產業(yè)為蘋果,人均4000元。 薛公村通過換屆選舉,村兩委班子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下,努力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全村干部群眾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村……。 |
北楊原屬臨晉縣,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農村。村內碑碣記載,村有楊、柳兩姓。在二隊村西約一公里有柳家墓地名遺存,第六隊村南一公里有楊家墓地名遺存,相傳楊姓之家在村池塘邊栽白楊樹兩株,作為楊氏象征。長年累月,柳姓絕后,焦姓、李姓代之,但一直以北楊為名,代代相傳延續(xù)至今。北楊村位于縣城西北15公里。東靠平宜,西鄰孫吉,南倚婆兒,北接北昝。全村共429戶,共計1806人,六個居民組。北楊村現(xiàn)有耕地66……。 |
城南村地處芮城縣城北,距縣城約1公里,西、北、南三面與永樂宮相鄰。東鄰廟底、柴澗村,南接令花村,西鄰坑頭,北鄰王夭。村緊靠縣城,永樂路北路穿過村主道,交通便利,村巷道實現(xiàn)了全部硬化,居民出行方便。村占地面積6500畝,耕地面積4000畝,平整地帶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坡地種植經濟林。城南村委會由城南溝、城南村、前龍泉、中龍泉、后龍泉、高家莊6個自然村組成行政村,下設12個村民小組,現(xiàn)有人口2……。 |
范家村位于王顯鄉(xiāng)以西,南邊靠吳莊村,萬臨路、沿黃路從村邊經過,聞合高速從村邊穿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總面積12635畝,耕地面積7063畝,其中蘋果面積4660畝。范家村氣候適宜,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地理位置優(yōu)越,適宜蘋果的發(fā)展,蘋果收入為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范家村建成新天地科技農資超市、綠康果庫和康益國庫,有成片的高科技示范園區(qū)。全村共558戶,2544口人,12個居民小組……。 |
傳說古代時,該村居民只有周王兩姓,后來這兩姓氏都無人了,但一直沿用該村名。1673年,屬榮河縣汾陰鄉(xiāng),為周王村;1769年,屬榮河縣汾陰鄉(xiāng),為周王村;1921年,屬榮河縣第四區(qū),為周王村;1943年,屬榮河縣第四區(qū),為周王治村所轄居村;1947年4月解放后,屬榮河縣第四區(qū),為周王行政村;1953年4月,屬榮河縣周王鄉(xiāng),為周王行政村;1954年8月15日,萬泉、榮河縣合并為萬榮縣,屬萬榮縣周王鄉(xiāng),為……。 |
漢薛鎮(zhèn)四望村地處三線路東,交通便利。土地面積6276畝,耕地面積5164畝,自然條件,經濟條件不錯。全村共9個居民組,404戶,1420口人,其中勞動力大約670人,黨員36人。文化建設配套齊全,圖書室1個,書約千余本,在這幾年的新農村建設中,村民素質,村風村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觀,基礎設施健全,建設有舞臺一座,2層辦公樓6間,硬化廣場千余平方米,修建休閑公園一個,大約5畝。2011年,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