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安陽市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zhèn)[7]
安陽市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zhèn)[7]
為充分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成果,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深入開展,根據(jù)《安陽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評選管理辦法》,市文明辦嚴(yán)格評選程序和評選標(biāo)準(zhǔn),組織開展了新一屆安陽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社區(qū)、景區(qū))、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考核評選。 |
自明洪武四年(1371),段能從山西洪洞遷民來此,就叫段家屯,后沿革為段屯。1949年歸滑縣五區(qū)。1958年建隊,稱段屯大隊,屬延津縣焦虎公社。1962年歸回滑縣,稱段屯大隊,屬滑縣半坡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稱段屯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鄉(xiāng),2018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稱段屯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鎮(zhèn)。段屯村……。 |
據(jù)明洪武年間,鄭氏人家自山西洪洞縣遷于沙河堤南。因此地向陽,能抵御北風(fēng)侵襲,冬季非常溫暖,故名“溫莊”。1958年建隊,稱溫莊大隊,屬滑縣棗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稱溫莊村民委員會,屬滑縣棗村鄉(xiāng),沿用至今。溫莊村……。 |
取2個村原村名中的后兩個字,故名五方。1958年建隊,分別成立前五方、后五方大隊,屬留固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成立前五方、后五方村民委員會,屬留固鄉(xiāng)。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留固鎮(zhèn)。2020年村居規(guī)模調(diào)整,前五方村、后五方村2個村合并為五方村民委員會,屬留固鎮(zhèn)。辦公地點在原后五方村。前五方村……。 |
據(jù)《同治滑縣志》記載,清朝同治年間,因成集,故叫“留固集”,解放后簡稱“留固”,留固以姓氏命名,“留”與“劉”古多通用!肮獭本幼》(wěn)固,由此得名“留固”。隋唐以來,留固鎮(zhèn)為滑州州府駐地,境內(nèi)有莊子墓、汲黯墓、汲偃墓等歷史古跡。明中期發(fā)展為集市。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留固鄉(xiāng)。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留固集村……。 |
漢代時,此處為黃河大堤,南岸有棵孤柳樹,民工住此,后人在此安居成村,起村名“孤柳樹”。清末,人們提出“孤”字含義不佳,于是改“孤”為“古”。得村名“古柳樹”。1949年歸滑縣,由六區(qū)管轄。1958年建隊,稱古柳樹大隊,屬延津縣半坡店公社。1962年歸回滑縣,稱古柳樹大隊,屬滑縣半坡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稱古柳樹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鄉(xiāng)。2018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稱古柳樹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鎮(zhèn)……。 |
此地原處于古黃河灘上,雜草叢生,明永樂年間郭長有夫婦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故取名郭草灘。1958年建隊,屬滑縣王莊公社稱郭草灘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王莊鄉(xiāng)稱郭草灘村民委員會。1999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滑縣王莊鎮(zhèn)稱郭草灘村民委員會。郭草灘村……。 |
寺頭村全稱寺耳頭村,據(jù)先輩傳說村南有一寺叫柏林寺,寺左邊和后邊均有一村。寺左有一村像是一耳,寺后有一村像是頭,后因慌亂把寺后合為一村,得名寺耳頭村。后演變?yōu)椤八骂^”。1958年建隊,稱寺頭大隊,屬滑縣慈周寨公社。1983年設(shè)鄉(xiāng),稱寺頭村民委員會,屬滑縣慈周寨鄉(xiāng)。2014年鄉(xiāng)改鎮(zhèn),稱寺頭村民委員會,屬滑縣慈周寨鎮(zhèn)。寺頭村……。 |
隋末瓦崗農(nóng)民起義軍中,一名大將家屬姓吳在此落戶,取名“吳娘子寨”,后來姓王的遷居于此,人口逐漸增多,分居西邊,取名為“王吳娘寨”。1958年建隊,稱王吳娘寨大隊,屬滑縣慈周寨公社。1983年設(shè)鄉(xiāng),稱王吳娘寨村民委員會,屬滑縣慈周寨鄉(xiāng)。2014年鄉(xiāng)改鎮(zhèn),稱王吳娘寨村民委員會,屬滑縣慈周寨鎮(zhèn)。王吳娘寨村……。 |
原居住有郭姓、張姓人家,取名郭莊,后崔姓人家從東安村遷居于此,后張姓逐漸消失,崔姓叫崔莊,郭姓叫郭莊,分為兩個自然村,最終合并取名為崔郭莊。1958年建隊,因崔家莊與郭家莊合建一個大隊,取名崔郭莊大隊,屬滑縣白道口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稱崔郭莊村民委員會,屬滑縣白道口鄉(xiāng)。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稱崔郭莊村民委員會,屬滑縣白道口鎮(zhèn)。崔郭莊村……。 |
原屬中苑村、西苑村、東苑村等5村整合,保留“苑”字,取名龍苑,寓意尊貴無比,非同凡響,有美好希冀之意。故名“龍苑新村”。1958年東苑村屬八里營公社東苑村大隊、中苑村屬八里營公社中苑村大隊、西苑村屬八里營公社西苑村大隊、南琉璃屬八里營公社南琉璃大隊、焦莊屬八里營公社焦莊大隊(1981年改名龍鳳村,稱龍鳳村大隊)。1983年東苑村屬八里營鄉(xiāng)東苑村民委員會、中苑村屬八里營鄉(xiāng)中苑村民委員會、西苑村屬八里……。 |
據(jù)《暴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暴常在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村名“暴莊”。因與焦虎鄉(xiāng)有重名村,1981年更名為“南暴莊“。1958年建隊,屬延津縣牛屯區(qū)馮付公社稱后街大隊。1962年歸回滑縣,稱暴莊大隊,屬滑縣牛屯公社管轄。1975年分隊,稱暴莊大隊。因與焦虎鄉(xiāng)有重名村,1981年更名為“南暴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牛屯鄉(xiāng)稱南暴莊村民委員會。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滑縣牛屯鎮(zhèn)稱南暴莊村民委……。 |
以老店鎮(zhèn)鎮(zhèn)政府為中心,故取名“老店”。1958年建隊,分別成立老店集、西老店、小屯、落寨大隊,屬老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成立老店集、西老店、小屯、落寨民委員會,屬老店鄉(xiāng)。2012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老店鎮(zhèn)。2020年村居規(guī)模調(diào)整,老店集、西老店、小屯、落寨4個村合并為老店村民委員會,稱老店村民委員會,屬老店鎮(zhèn)。辦公地點在原小屯村民委員會。后物頭村……。 |
傳初自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因地處黃河堤的流水卡口處,取名“卡寨”,后更“卡”字為“起”字。以方位名“西起寨”。1958年建隊,屬滑縣高平公社稱西起寨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高平鄉(xiāng)稱西起寨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滑縣高平鎮(zhèn)稱西起寨村民委員會。西起寨村……。 |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武年間家自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因大兒子有木工手藝,做箱子特別拿手,為給后代做紀(jì)念,取村名“大子箱”沿革為大子廂。1958年建隊,屬滑縣高平公社稱后子廂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高平鄉(xiāng)稱后子廂村民委員會。1988年稱大子廂后街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滑縣高平鄉(xiāng)稱大子廂后街村民委員會。后子廂村……。 |
在明永樂年間,李氏夫婦從山西洪洞遷居于此,起村名“李家屯”,簡稱“李屯”。1958年建隊,稱李屯大隊,屬延津縣焦虎公社。1962年歸回滑縣,稱李屯大隊,屬滑縣焦虎公社。1963年屬半坡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稱李屯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鄉(xiāng)。2018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稱李屯村民委員會,屬滑縣半坡店鎮(zhèn)。李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