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安陽市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zhèn)[2]
安陽市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zhèn)[2]
為充分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成果,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深入開展,根據《安陽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評選管理辦法》,市文明辦嚴格評選程序和評選標準,組織開展了新一屆安陽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社區(qū)、景區(qū))、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考核評選。 |
為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優(yōu)化美化居住環(huán)境,合澗鎮(zhèn)東山底村多方籌集資金,動工建設東山底村牌樓。牌樓從今年3月份開始籌建,由山東設計院設計,并借鑒洛陽龍門設計方案,采用無色石石材,由山東雕刻有限公司制作安裝。牌樓建設共投資34萬元,其中社會賢達人士、在外工作人員、黨員干部累計捐款18萬元。今年以來,東山底村先后投資16.7萬元,完成了人行道兩側路面平整、夯實、硬化、鋪設祿院士花磚及綠化美化工程。投資4萬……。 |
柏尖溝村地處原康鎮(zhèn)西南部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qū),距鎮(zhèn)區(qū)4公里,交通便利。柏尖溝村因境內國家AAA級景區(qū),“神州初廟,太行奇境”——柏尖山而得名,建村歷史悠久。柏尖溝村四面環(huán)山,溝壑縱橫,景色宜人,素有“一山九垴十八溝”之稱。從高處鳥瞰全村,房舍錯落,黑瓦白墻,綠水與青山交相輝映,儼然一顆鑲鉗在翠綠林中的明珠。柏尖山主峰懸崖峭壁上倒掛的林州境內最古老的白皮松,樹齡千年,樹冠40余米。境內柏尖山為林州……。 |
小池口村位于林州市南20公里處,原康鎮(zhèn)西1公里處,全村共395戶,人口1495人,黨員61名,占地面積60公頃,村莊面積20公頃,村內共有機井四眼,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企業(yè)玻璃制品廠一家,每年能解決剩余勞力200多人。村內主干道,田間主干道全部水泥硬化,村內主干道安裝了路燈,村內建有小學一處,衛(wèi)生所一處,并建立了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村北有座聞名廟宇,名字叫十方……。 |
趙家河村位于姚村鎮(zhèn)東南1.5公里處,西鄰東南公路228省道,北鄰洹水大道,東鄰姚村鎮(zhèn)東環(huán)路,南鄰汽配園路。全村2個村民小組,194戶,753人,共有黨員31明,耕地32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紅薯和各種蔬菜。趙家河村西緊鄰洹河公園,村內有籃球場、村民健身廣場、中心文化廣場、圖書閱覽室、老年活動室、幼兒園、衛(wèi)生所。村內大街小巷道路全部水泥硬化,2016年被安陽市評定為“人居環(huán)境標……。 |
下里街村位于姚村鎮(zhèn)西南4公里處,全村有180戶,3個村民小組,810口人,38名黨員,總面積570余畝,其中建筑面積70畝,耕地500余畝,主要有小麥、玉米,兼有花生,紅薯,大豆等,有傳統(tǒng)的蜜蜂養(yǎng)殖。村內建有文化廣場,黨員活動中心一處,衛(wèi)生所一處,東臨228省道,西臨姚西線,水利條件十分優(yōu)越,地理條件得天獨厚。……。 |
水河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太行山東麓,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畔,紅旗渠觀光大道北端。據姚村鎮(zhèn)政府6公里、紅旗渠紀念館1公里,林長高速路紅旗渠出入口處1.5公里,228省道1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利。海拔高度在425—1220米之間,轄區(qū)有5個自然村,全村169戶、692口人,總面積1.74萬畝。其中耕地450畝,自然生態(tài)植物類面積3000畝,針葉植物類面積3000畝,村莊、河流道路、裸巖石礫地面積1800畝、藤……。 |
郭家莊村位于太行大峽谷內,石板巖鎮(zhèn)政府北2.5公里處,一條露水河穿村而過,村民分散居住在河兩岸及峽谷子谷中,全村有十二個村民小組,18個自然村,572戶1654人,是石板巖鎮(zhèn)人口最多的村,全村有耕地145.09畝,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郭家莊村北半部的南灣自然村是“國家級傳統(tǒng)保護村落”、“國家級最美鄉(xiāng)村”,同時也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四有書記”谷文昌同志的出生地,現有谷文昌故居和谷文昌紀念館……。 |
馬家山村位于太行山東麓,東崗、姚村、河順三鎮(zhèn)之交的龍鳳山東部;位于林州市北十五公里處,河順鎮(zhèn)西北六公里處屬河順鎮(zhèn)管轄,東與本鎮(zhèn)栗家溝村接壤,西與姚村鎮(zhèn)軍營村毗鄰,南與本鎮(zhèn)城北、石村交界,北與東崗鎮(zhèn)東冶村相連,境內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4公里,總面積12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溝壑縱橫,土薄石厚,南部土地比較肥沃。全村十二個村民小組,五百五十戶,一千九百五十人。耕地面積一千四百畝,……。 |
南景色村位于采桑鎮(zhèn)東部,距采桑鎮(zhèn)政府所在地2.5公里,北與北景色村交界,東與本鎮(zhèn)六家峪村和東姚鎮(zhèn)李家廠村接壤,南與梨園、西北泉村搭界。北依柏塔山,南靠鳳凰山,西有景色嶺,三面環(huán)山一道溝,境域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其中山巒丘陵占90%。全村共有南崗、河溝、東崗、井泉、水南峪五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1021戶,3596口人,109名黨員,6個聯隊,26個村民小組,……。 |
采桑鎮(zhèn)澗東村位于林州市東南12公里,東至南京色村,西至南采桑村,南至葛木村,北至北采桑村。轄1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全村654戶,共2300人,其中低保戶50戶共計55人。耕地面積980畝,山地面積400畝。村支兩委班子健全,兩委干部5人,現有黨員46名,勞動力980人,60歲以上老人350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20名),現有村級衛(wèi)生室3個,鄉(xiāng)村醫(yī)生4人,村內小學1所,供銷店2個,機井2個,壓……。 |
嶺南村位于北緯35°46′,東經113°54′,距五龍鎮(zhèn)區(qū)西2公里處,地處淇河東岸,臨淇淇河大橋東頭,S226省道穿境而過。東邊是顯圣山,南邊是漁村及五龍衛(wèi)生院,西邊與臨淇楊村隔河相望,北邊為象嶺。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896畝,6個村民小組,450戶人家,1750口人。據當地碑文記載,歷史上象嶺南北兩個村莊都叫東楊村,臨淇現在的楊村叫西楊村。為避免村名重復,把兩個東楊村以象嶺為界叫成了嶺南村……。 |
中石陣村位于北緯35°48′,東經113°57′,距五龍鎮(zhèn)區(qū)北4公里處,S226省道從村中穿過。東邊是大嶺關,南邊與澤下、薛家崗接壤,西邊是鳳凰山,北與長坡村毗鄰,轄賈峪、前石陣、中石陣3個自然村。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2785畝,有14個村民小組,1286戶人家,4965口人。村名來歷于歷史故事,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高士達在東城(今城峪村)屯兵,在前、中、后三個石陣擺開戰(zhàn)場,被隋朝派來的太仆卿楊義臣……。 |
西蔣村位于北緯35°46′,東經113°55′。村名來源于歷史事件,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高士達在東城(今五龍鎮(zhèn)城峪村)筑城屯兵,命大將竇建德在東城之西駐防,因而得名東主西將。后高士達被隋將楊義臣打敗,戰(zhàn)死石陣,竇建德率殘部逃往河北,西將駐地逐漸荒蕪,故“將上長草”改為西蔣村。過去西蔣有大西蔣、小西蔣之分,現已連為一體。全村6個村民小組,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1470畝,601戶人家,2652口人。東邊……。 |
桃花洞村位于林州市石板巖鎮(zhèn)西北部10km外,平均海拔1100m,全村共有10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54戶、564口人。耕地面積204畝;林地面積168畝。2016年人均純收入4220元。桃花洞村支柱產業(yè)為旅游三產服務、桃花別院項目,目前全村農家樂、寫生基地20余家;床位500余張;土特產、紀念品、工藝品攤位25個,年接待游客流量10萬余人次。這幾年桃花洞村不惜投入巨資打造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投資力度……。 |
石板巖村位于石板巖鎮(zhèn)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積10平方公里,全村下轄24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380戶,1442人,分別散居在露水河兩岸,耕地220畝,公益林7789畝。石板巖村的支柱產業(yè)為旅游三產服務業(yè),目前全村農家樂、農家賓館、寫生基地共計100余家,床位5000余張,土特產、紀念品、工藝品集散地3處(即:集鎮(zhèn)、草廟、王相巖景區(qū)),年接待客流量10萬余人次,旅游收入1000萬元以上。這幾年,石板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