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始稱為藤城。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藤城鎮(zhèn),隸屬藤城區(qū)。 1951年4月屬第一區(qū)。 1958年5月屬城關人民公社。 1959年4月從城關分出稱藤城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屬城關區(qū)。 1962年10月從城關區(qū)分出設立藤城鎮(zhèn)。 1969年8月重新稱藤城人民公社。 1984年8月復稱藤城鎮(zhèn)。 2005年8月,藤城鎮(zhèn)、潭東鎮(zhèn)、津北鎮(zhèn)3鎮(zhèn)合并,設立藤州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隴村、南安、赤水、律村、開來5個鄉(xiāng),屬藤縣埌南區(qū)。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境內(nèi)設南安鄉(xiāng)、赤水鄉(xiāng)。 1950年,屬藤縣第二區(qū)。 1955年5月,設赤水區(qū)。 1958年,設南安公社。 1984年,南安公社撤銷,分設南安、赤水兩鄉(xiāng)。 1989年鄉(xiāng)改為南安鎮(zhèn),鎮(zhèn)駐地從南安街遷到塘步自然村。 2002年5月,撤銷南安鎮(zhèn)、赤水鄉(xiāng),合并成立塘步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埌南區(qū),屬藤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為埌南鄉(xiāng)。 1952年,屬赤水區(qū)。 1953年,為藤縣第三區(qū)。 1958年,設東風公社。 1961年,東風公社改為埌南公社。 1963年,埌南公社改為埌南區(qū)。 1968年,埌南區(qū)改為埌南公社。 1984年,埌南公社撤改為埌南鄉(xiāng)。 1990年,埌南鄉(xiāng)改為埌南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同心鄉(xiāng),屬藤縣埌南區(qū)。 1958年,屬東風公社。 1960年,分設同心公社。 1963年,復并入埌南區(qū)。 1969年,復設同心公社。 1984年,同心公社撤改為同心鄉(xiāng)。 1997年,同心鄉(xiāng)改為同心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金雞區(qū),屬藤縣。 1953年,設第七區(qū)。 1958年,設金星公社。 1961年,設象棋區(qū)。 后,象棋區(qū)改為金雞區(qū)。 1968年,金雞區(qū)改為金雞公社。 1969年,分設新慶公社。 1984年,金雞公社改為金雞鄉(xiāng)。 1990年,金雞鄉(xiāng)改為金雞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高田鄉(xiāng)、黃沙鄉(xiāng),屬藤縣象棋區(qū)。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三達鄉(xiāng)。 1953年6月,屬第七區(qū)。 195年5月,為象棋區(qū)管轄。 1958年1月,設新慶鄉(xiāng)。 同年8月,新慶鄉(xiāng)并入金星公社。 1960年6月,分設新慶公社。 1962年,屬金雞區(qū)。 1968年,屬金雞公社。 1969年8月,復設新慶公社。 1984年,新慶公社改為新慶鄉(xiāng)。 1999年12月,新慶鄉(xiāng)改為新慶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象棋區(qū),屬藤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為象棋鄉(xiāng)。 1950年2月,屬第四區(qū)。 1951年2月,屬第六區(qū)。 1958年,設衛(wèi)星公社。 1960年,衛(wèi)星公社改稱象棋公社。 1984年,象棋公社撒改為象棋鄉(xiāng)。 1990年,象棋鄉(xiāng)改為象棋鎮(zhèn)。 |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藤縣象棋區(qū)。 1951年2月,劃入藤縣第六區(qū)。 1956年,分設嶺景區(qū)。 1958年1月,撤區(qū)設嶺景鄉(xiāng)。 同年8月,歸衛(wèi)星(象棋)公社。 1960年6月,分設嶺景公社。 1961年5月,劃入象棋區(qū)。 1962年10月,分設為嶺景區(qū)。 1968年11月,嶺景區(qū)復改為嶺景公社。 1984年8月,嶺景公社撤改為嶺景鄉(xiāng)。 1999年11月,嶺景鄉(xiāng)改為嶺景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