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1月,原市北區(qū)成立遼寧路街道、商河路街道。 1970年,分別改為遼寧路管區(qū)和商河路管區(qū)。 1978年7月,改稱市北區(qū)遼寧路街道和商河路街道。 1996年11月,市北區(qū)區(qū)劃調整,遼寧路街道與商河路街道合并成立新的遼寧路街道,街道行政辦公所在鐵山路21號。 命名為遼寧路街道,并沿用至今。 2008年1月,街道區(qū)劃調整,原熱河路街道的大連路社區(qū)、無棣二路社區(qū),原黃臺路街道的登州路北段社區(qū)、黃臺路社區(qū)、大連路社區(qū),原泰山路街道的泰山路社區(qū)劃歸遼寧路街道。 2011年3月,所轄12社區(qū)改設為鐵山路、小鮑島、科技街、泰山路、登州路北段、大連路、無棣一路、無棣二路8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2013年9月,街道治所發(fā)生遷徙,由鐵山路21號遷至商河路37號。 |
延安路街道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延安路大居委會。 1954年12月延安路街道正式建制,隸屬原臺東區(qū),政府駐地延安路184號。 1968年,改設延安路管區(qū)。 1978年,恢復為延安路街道,沿用至今。 1994年5月,青島市市區(qū)區(qū)劃調整,原臺東區(qū)并入市北區(qū),轉屬市北區(qū),政府駐地改為標山路58號。 2008年1月,將黃臺路街道東西快速路以南區(qū)域,登州路街道延安路以南區(qū)域,與延安路街道調整后的區(qū)域合并,名稱保持延安路街道不變,政府駐地改為興安路29號。 2011年4月,所轄延安一路、延安二路、青沙路、上清路、黃山路、明霞路、登南、標山路、松江路9個社區(qū)合并為延安一路、延安二路、上清路、明霞路、松江路5個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
1954年12月成立登州路街道,屬市北區(qū)。 1968年改稱登州路管區(qū),1978年9月恢復原稱,沿用至今。 1994年5月,青島市區(qū)劃調整,臺東區(qū)并入市北區(qū),登州路街道轉屬市北區(qū)。 1996年11月,轄區(qū)新增曹縣路和嶧縣路社區(qū)。 2002年,轄登州路、壽光路、廣饒路、青沙路、延安路、黃山路、通山路7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08年,轄登州路、壽光路、廣饒路、姜溝路、東山路、通山路、延安路、人和路8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11年4月,轄廣饒路、通山路、壽光路、延安路、人和路5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
1949年7月,南仲街道成立。 1950年3月,在治保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仲幸”、“臺湛”兩個大居委會。 1954年12月,兩個大居委會合并,成立臺東區(qū)南仲家洼街道。 1994年5月,青島市區(qū)劃調整,改屬市北區(qū)。 1996年11月,改稱寧夏路街道,并沿用至今。 2008年1月,龍?zhí)堵飞鐓^(qū)從延安路街道劃入寧夏路街道。 2011年3月,撤銷南九水路社區(qū)、鎮(zhèn)江路社區(qū),調整為臺湛路社區(qū)、云溪路社區(qū)、寧夏路社區(qū)、西仲一路社區(qū)、龍?zhí)堵飞鐓^(qū)和太清路社區(qū)6個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2014年6月街道區(qū)劃調整,撤銷云溪路社區(qū),調整為為臺湛路社區(qū)、寧夏路社區(qū)、西仲一路社區(qū)、龍?zhí)堵飞鐓^(qū)和太清路社區(qū)等5個社區(qū)。 |
敦化路街道前身是吳家村街道,始建于1955年7月,屬四方區(qū)。 1968年9月,改設四方區(qū)吳家村管區(qū)。 1978年,改為四方區(qū)吳家村街道。 1985年8月,吳家村街道轄居民(家屬)委員會11個。 1994年4月青島市區(qū)劃調整,吳家村街道劃歸市北區(qū),轄居民(家屬)委員會22個。 1996年11月,更名為敦化路街道,沿用至今。 1998年7月,調整居民委員會,合并設立14個居民(家屬)委員會。 2001年6月,撤銷家屬委員會,合并設立7個新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08年1月,鞍山路、鎮(zhèn)江北路2個社區(qū)劃歸鎮(zhèn)江路街道,遼源路街道伊春路、哈爾濱路2個社區(qū)劃歸敦化路街道。 同年4月,成立連云港路社區(qū)。 2011年3月,伊春路、哈爾濱路2社區(qū)合并為伊春路社區(qū),撤銷西吳路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
其前身為錯埠嶺街道,建于1985年8月。 1989年劃歸四方區(qū)。 1994年5月,錯埠嶺街道劃歸市北區(qū)人民政府管轄。 1996年11月,更名為遼源路街道,沿用至今。 2008年1月,市北區(qū)街道區(qū)劃調整,遼源路街道名稱未變,伊春路社區(qū)全部區(qū)域、哈爾濱路社區(qū)全部區(qū)域及南京路社區(qū)部分區(qū)域劃歸敦化路街道,樺川路社區(qū)全部區(qū)域劃歸洪山坡街道,紹興路社區(qū)部分區(qū)域劃歸同安路街道,社區(qū)居委會由12個調整為9個,分別為遼陽西路社區(qū)、佳木斯路社區(qū)、錯埠嶺三路社區(qū)、錯埠嶺一路社區(qū)、佳木斯一路社區(qū)、東莞路社區(qū)、紹興路社區(qū)、伊春二路社區(qū)、南京路社區(qū)。 2011年3月,將所轄9個社區(qū)合并調整為遼陽西路、佳木斯路、東莞路、南京路、伊春二路、錯埠嶺6個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
1994年10月1日青島市行政區(qū)劃進行了調整,原屬高科技工業(yè)園中韓鎮(zhèn)的浮山后村、埠西村,嶗山區(qū)李村鎮(zhèn)的夾嶺溝村、楊家群村、河馬石村劃入市北區(qū),成立浮山后街道。 1996年11月,更名為合肥路街道,沿用至今。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
大港街道前身系原大港一路街道,成立于1954年10月。 1960年4月改稱市北區(qū)人民公社大港一路管理區(qū)。 1965年恢復市北區(qū)人民委員會大港一路街道名稱。 1967年1月成立大港一路管區(qū)。 1970年4月改稱市北區(qū)革命委員會大港一路街道。 1996年11月更名為市北區(qū)泰山路街道。 2008年1月更名為大港街道,沿用至今。 同年4月,所轄大港路、普集路、青海路3個社區(qū)調整為大港路、青海路2個社區(qū)。 2012年12月3日,撤銷青島市市北區(qū)、四方區(qū),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qū),仍屬市北區(qū)。 2017年新增普吉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