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二批河南省鄉(xiāng)村康養(yǎng)旅游示范村[4]
第二批河南省鄉(xiāng)村康養(yǎng)旅游示范村[4]
按照河南省《鄉(xiāng)村康養(yǎng)旅游示范村驗收工作方案》《鄉(xiāng)村康養(yǎng)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定》河南省地方標準,經(jīng)縣級自評、市級初評、專家復核,省文化和旅游廳、鄉(xiāng)村振興局研究決定,擬認定鄭州市新鄭市龍湖鎮(zhèn)泰山村等195個村(社區(qū))為全省第二批鄉(xiāng)村康養(yǎng)旅游示范村。 |
上坪村位于石板巖鎮(zhèn)西北部15公里處,屬純山區(qū),東與郭家莊相鄰,北與梨園坪相連,南與桃花洞接壤,西依平順縣東寺頭鄉(xiāng)。海拔1300米,南北長11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公益林5114畝,綠化率為93%,有天然氧吧的美譽。全村總人口280人,105戶,12個自然村,5個村名小組,共有勞動力130人,黨員25人,60歲以上50人,兒童35人,低保戶7戶7人,五保戶3戶3人,貧困戶7戶9人。上坪村農林牧資源豐……。 |
馬鞍垴村位于石板巖鎮(zhèn)東部山頂,全村6個村民小組,18個自然村,113戶,246人,其中黨員23名。共有土地面積563.3畝,公益林5974畝。馬鞍垴村海拔1000余米,其間,層巒登嶂、怪石崢嶸、終日云霧繚繞,風景盡蓋群芳,是寫生、攝影的天堂。近幾年來,馬鞍垴村緊緊圍繞石板巖鎮(zhèn)黨委、政府確立的“一鎮(zhèn)五區(qū)”建設目標,利用良好的資源稟賦,致力于打造高端寫生、攝影基地,同時結合擁有亞洲第一、世界一流滑翔機……。 |
翟二井村位于茶店鎮(zhèn)南部3公里處,S228省穿境而過。四至:東至后子崗曹家井、西至小碾、南至西峪、北至后子崗。有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共有550戶,總人口1900人,耕地面積1500畝,全部漢族。主農業(yè)種植以小麥、玉米、谷子、紅薯為主;經(jīng)濟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2016年翟二井村南坡和西溝自然村被確定為省級傳統(tǒng)村落。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名翟姓寡婦,看到村民飲水困難,便舍家財雇……。 |
水河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太行山東麓,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畔,紅旗渠觀光大道北端。據(jù)姚村鎮(zhèn)政府6公里、紅旗渠紀念館1公里,林長高速路紅旗渠出入口處1.5公里,228省道1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利。海拔高度在425—1220米之間,轄區(qū)有5個自然村,全村169戶、692口人,總面積1.74萬畝。其中耕地450畝,自然生態(tài)植物類面積3000畝,針葉植物類面積3000畝,村莊、河流道路、裸巖石礫地面積1800畝、藤……。 |
三井村位于桂林鎮(zhèn)西北1公里處,全村2個村民小組,380戶1400口人,67名黨員,耕地面積1100畝。三井村座落在烏云山下,因擁有三口活水井而取名,遠近聞名的圓通寺就在村東山溝,這里土地肥沃,山青水秀,是一個有千余年歷史的古老村莊,省道葛嘴公路,淅河、望仙橋、陵桐高速入口,林州市11萬伏變電站,以級桂林鎮(zhèn)淅園廣場、淅北湖均在村前。紅旗渠三支渠從后山腰通過,兩座水庫可將全村土地普灌一遍,全村大街小巷……。 |
明洪武五年(1372)桑,成兩姓數(shù)戶,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林慮山北部,鄰冶家墁立桑耳莊,后人口漸增,嘉靖年間,向北移三里許立村,為念舊居,便以人頭有耳相旁之意,取名桑耳莊,沿用至今。1946年設村。1955年,稱桑耳莊農業(yè)合作社。1958年,稱任村公社桑耳莊生產(chǎn)大隊。1983年,撤社改鄉(xiāng),稱任村鄉(xiāng)桑耳莊村民委員會。1988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任村鎮(zhèn)桑耳莊村民委員會。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稱林州市任村……。 |
明初,杜姓從山西洪洞遷移至湯陰縣任固鎮(zhèn)杜施濟村落戶,傳至第四代有一支杜姓遷移到安陽縣瓦店鎮(zhèn)附近落戶,以姓氏得名杜莊。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杜莊。1949年后成立杜莊村。1958年成立杜莊生產(chǎn)大隊,屬瓦店公社。1984年成立杜莊村民委員會,屬瓦店鄉(xiāng)至今。杜莊村……。 |
堤上村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棗村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10526200999。 |
據(jù)此村《李氏家譜》記載,李氏村民明初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因村在羑河之灣,故而得名李家灣。明、清代稱李家灣,沿用至今。1950年,設村。1958年,成立湯陰縣城關鎮(zhèn)公社李家灣生產(chǎn)大隊。1961年為韓莊公社李家灣生產(chǎn)大隊。1983年,韓莊撤社改鄉(xiāng)。1984年,成立李家灣村民委員會,屬韓莊鄉(xiāng)。2013年,韓莊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韓莊鎮(zhèn)李家灣村民委員會,其名稱沿用至今。李家灣村……。 |
據(jù)南宋時期,此地有村,村中有一寺(名稱待查)。后遇洪水,人皆失散,但寺院尚存。明初,此地增修一條湯陰至鶴壁大路,村人在路旁開設酒店,人漸增多,適店在寺旁,村民取名“酒寺”。冠以方位詞稱東酒寺,沿用至今。1950年,設村。1958年,成立湯陰縣城關鎮(zhèn)公社東酒寺生產(chǎn)大隊。1961年為韓莊公社東酒寺生產(chǎn)大隊。1983年,韓莊撤社改鄉(xiāng)。1984年,成立東酒寺村民委員會。2013年,韓莊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韓莊鎮(zhèn)……。 |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黑玉村。傳此村有一種黑色石頭,上有花紋,光滑如玉,故名。又,因此村地下煤炭黑而光亮,猶如黑色玉石一般,故而得名。1958年成立楊家坪生產(chǎn)大隊,屬安陽縣天喜鎮(zhèn)公社。1959年,黑玉村分設為黑玉生產(chǎn)大隊,屬安陽縣天喜鎮(zhèn)公社。1982年公社更名,屬安陽縣善應公社。1984年成立黑玉村民委員會,屬安陽縣善應鄉(xiāng)。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安陽縣善應鎮(zhèn)。2017年將安陽縣善應鎮(zhèn)劃歸龍安區(qū),……。 |
舊稱白祀集,因祭祀白帝得名。唐開元年間修建隆興寺后,將白祀改名為白寺。1949年屬浚縣九區(qū)。1958年建白寺大隊,屬白寺公社。1983年設白寺村民委員會,屬白寺鄉(xiāng)。2020年屬白寺鎮(zhèn)沿用至今。白寺村……。 |
據(jù)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王姓墓碑》記載,明永樂年間,始祖自山西洪洞縣遷居浚北胡村,后分支于此。當時此地有一大水泊,遠望似海,人們在水泊兩頭建起起村莊,故取名海頭。按居住方位分東、西海頭。居東,稱東海頭。1949年屬浚縣七區(qū)。1958年建東海頭大隊,屬善堂公社。1983年設東海頭村民委員會,屬善堂鄉(xiāng)。1992年屬善堂鎮(zhèn)沿用至今。東海頭村全村現(xiàn)有耕地面積2041畝(其中含沙地1000畝),全部是……。 |
1、簡介趙莊村位于淇縣靈山街道辦事處西北部深山區(qū),地域面積25平方公里,轄東趙莊、西趙莊、窄狹、地谷嶺、碾溝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201戶,總人口780人,擁有耕地650畝,宜林荒山6000畝,主要作物為玉米、小雜糧、花椒和核桃等傳統(tǒng)農作物。黨員32人,村兩委干部7人。2、聯(lián)系方式:139392935283、通訊地址:鶴壁市淇縣靈山街道辦事處趙莊村……。 |
相傳古時這里臥過龍,故取名臥龍灣,后演變?yōu)榕P羊灣。1958年建臥羊灣大隊,屬北陽公社。1983年設臥羊灣村民委員會,屬北陽鄉(xiāng)。2001年屬北陽鎮(zhèn),沿用至今。臥羊灣村位于國家4A級風景區(qū)云夢山腳下,全村有6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158戶,622口人,黨員21人,村兩委成員7人,村民代表3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