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村位于石龍鎮(zhèn)西南部。東接石山村,西、南界貴港市慶豐鎮(zhèn)鶴林、河龍兩村,北連新樂村。該村清末民初屬武平里轄,1937年稱新平鄉(xiāng);1947年稱武平鄉(xiāng);1951年改稱石龍鄉(xiāng),屬桂平縣12區(qū)轄;1958年改稱石龍大隊,駐地設(shè)于石龍圩,故名;1984年改稱石龍村。村委會駐地設(shè)于石龍圩,全村有7個自然村,分別為:歐村、白垌、朱屋、木浪、架篩排、大裨、高架。 |
石山村位于石龍鎮(zhèn)南部,東界銅山村,西、南界貴港市慶豐鄉(xiāng)河龍村和石龍村,北連新樂,群樂兩村。該村建村于清初,清末民初屬甫里轄,民國期間屬新平鄉(xiāng)轄,1953年稱石山鄉(xiāng),隸屬12區(qū),1958年改稱石山大隊,以石排,良山兩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改為石山村。村委會駐地良山村,全村有6個自然村,分別為:良山、莫底、橫嶺、石排、里六、譚嶺。 |
銅山村位于石龍鎮(zhèn)南部。東鄰黃塘村,南連新村,西接石山村,北界珍垌村。該地于清代建村。清末民初屬武平里,民國期間稱新平鄉(xiāng),1951年屬福旺鄉(xiāng),1951年稱塘山鄉(xiāng),屬十二區(qū)轄,1958年稱塘山大從,1966年從塘山分出另立為銅山大隊,以大隊內(nèi)的銅柱江及覃山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稱銅山村。村委會駐地蔡屋,全村有7個自然村,分別為:蔡屋、張屋、老彭、莘村、牛牯頭、覃山、長山。 |
新村位于石龍鎮(zhèn)東南部。東鄰五獅村,南連厚祿鄉(xiāng)延壽村,西接石山村,北界黃塘村。該村清末民初屬甫里所轄,1954年建石排農(nóng)場,是石排農(nóng)場一至四隊占用之地,1968年石排農(nóng)場撤銷,1970年麻垌公社及陸川縣城廂、古城公社的群眾搬遷到此居住,1976年經(jīng)縣批準成立新村大隊,1984年改稱新村。全村有4個自然村,分別為:麻垌、陸川、戚屋、韋屋。 |
新樂村位于石龍鎮(zhèn)中部偏西南。東鄰群樂村,南接石龍村,西連上黃村,北界永興村。該地最早建村于隋代,清末民初屬武平里,1933年稱三鼎鄉(xiāng),1953年稱新樂鄉(xiāng),屬十二區(qū)轄,取新社會群眾和睦快樂之意而名,1958年稱新樂大隊,1966年改稱四新大隊,1984年改稱新樂村。村委會駐地黃西村,全村有9個自然村,分別為:黃西、四林、連塘、松柏、陳英、萬枝場、底先、下黃、下黃細村。 |
群樂村位于石龍鎮(zhèn)中部。東靠平石山,南接六鰲山,西鄰新樂村,北連永興村。該地最早建村于隋代,清末民初屆武平里,民國期間稱新鳳村,1950年改稱群樂村,取群眾歡樂之意而名。1 953年屬新樂村十二區(qū)轄。1958年屬新樂大隊,1966年從新樂分出另立為立新大隊,1982年改稱群樂大隊,1984年改為群樂村。村委會駐地三江村,全村有8個自然村,分別為:三江、高廟、田寮、新寨、新寨細村、都棉、都棉細村、楊四。 |
永興村位于石龍鎮(zhèn)中部。東界仙女、平石兩山,南鄰新樂、群樂村,西連平地村,北接安旺村。該村清末民初屬武平里,1938年屬新武鄉(xiāng)轄,1942年至1949年稱上福村,1950年改稱永福村,1952年稱永福鄉(xiāng),同時劃出東河,六鴉,旺水,牛腿,馬村等歸興旺鄉(xiāng)轄,1953年永福與興旺合并,隸屬第十二區(qū),改稱永興鄉(xiāng),以永福、興旺兩村各取一字而名,1958年改屬石龍公社稱永興大隊,1984年改稱永興村。村委會駐地寺面村,全村有15個自然村,分別為:寺面、葉村、羅勃、鳳朝、旺水、牛腿、東河、馬村、沙灣、那利、六鴉、六鴉細村、橫浸、下奎、上奎。 |
平地村(今四平村)位于石龍鎮(zhèn)西部。東接永興村,南連新樂村,西鄰新隆村,北臨新源、安旺村。該村始建于隋代,清末民初屬武平里轄,1953年稱平珍鄉(xiāng),屬12區(qū)轄,1958年稱平珍大隊,以四平、上珍兩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改稱平珍村,1985年從平珍村分出另成平地村,以地處平坦的垌邊而名,后改為四平村。村委會駐地六村,全村有10個自然村,分別為:六村、平地、林射、林福、那婆、那造、墓敲、回頭、河鳳、雅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