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設(shè)術(shù)樂巡檢司。 清末民初,為吉一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復(fù)化區(qū)穆樂鄉(xiāng)。 1950年,為桂平縣第一區(qū)。 1952年,稱穆樂區(qū)。 1958年,稱木樂公社。 1984年,稱木樂鎮(zhèn)。 |
清末民初屬吉二里。 民國中后期屬復(fù)化,為竹社、聯(lián)吉鄉(xiāng)。 1951年,屬桂平縣第一區(qū),為木圭鄉(xiāng)和竹社鄉(xiāng)。 1957年,分別成立木圭、新木農(nóng)業(yè)合作社,隸屬竹社鄉(xiāng)。 1959年,改屬木樂公社,為木圭,竹社等大隊。 1961年,又分別為木圭、新木兩公社。 1969年,由木圭、竹社等12個大隊組成木圭公社。 1984年,稱木圭鄉(xiāng)。 1993年,稱木圭鎮(zhèn)。 |
清末民初,屬吉二里。 民國期間,為東區(qū)團防總局所轄。 1950年,成立第二區(qū)公所。 1956年,稱石咀鄉(xiāng)。 1959年,稱石咀公社。 1961年,復(fù)稱石咀區(qū)。 1962年,復(fù)稱石明公社。 1984年,稱石咀值,是桂平市最早的建制鎮(zhèn)。 |
清末民初,屬下秀里。 民國時期,為油麻鄉(xiāng)。 1951年,為桂平縣第三區(qū)。 1953年,改為油麻區(qū)。 1957年,分為大中鄉(xiāng)和箭竹鄉(xiāng)。 1958年,稱油麻公社。 1984年,稱油麻鄉(xiāng)。 1993年,稱油麻鎮(zhèn)。 |
清末民初,屬吉一里社坡村。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四德鄉(xiāng)。 1950年,劃歸社坡第四區(qū)稱社坡片。 1957年,稱社坡鄉(xiāng)。 1958年,改稱社坡公社。 1962年,撤銷社坡公社并入尋旺公社。 1969年,從尋旺公社劃出自立社坡公社。 1984年,稱社坡鄉(xiāng)。 1993年,稱社坡鎮(zhèn)。 2005年9月,原理端鄉(xiāng)并入社坡鎮(zhèn)。 |
唐武德四年(621年),建制羅秀縣,屬繡州。 清末民初,屬秀二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建繡州區(q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麻垌區(qū)。 1951年,為桂平縣第五區(qū)。 1953年,改稱羅秀區(qū)。 1958年,稱羅秀鄉(xiāng),屬麻地區(qū);同年,成立羅秀農(nóng)業(yè)合作社,并分別成立新地、新田(中和)農(nóng)業(yè)社,改稱羅秀公社。 1984年,稱羅秀鄉(xiāng)。 1993年,稱羅秀鎮(zhèn)。 |
清末民初,設(shè)下都里。 民國中后期,設(shè)南區(qū)。 1953年,為桂平縣第六區(qū)。 1958年,稱麻垌公社。 1984年,稱麻垌鎮(zhèn)。 |
清末民初,屬中秀里與永和里。 民國中后期,屬南區(qū)。 1953年,為桂平縣第七區(qū)。 1958年,稱社步公社。 1966年,劃出下灣等14個大隊另立下灣公社,社步公社名稱、駐地不變。 1984年,稱社步鄉(xiāng)。 1991年,稱社步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