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云南省2022年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15]
云南省2022年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15]
根據(jù)《中共云南省委農(nóng)村工作領(lǐng)導(dǎo)小組印發(fā)〈關(guān)于加快推進云南省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建設(shè)的指導(dǎo)意見〉的通知》(云農(nóng)領(lǐng)發(fā)〔2022〕7號)要求,各地深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示范鄉(xiāng)鎮(zhèn)、精品村、美麗村莊建設(shè)工作。經(jīng)逐級申報、分級審查、省級實地核查抽查,評定昆明市五華區(qū)西翥街道瓦恭社區(qū)草鞋田小組等1638個村(組)為云南省2022年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 |
因境內(nèi)有一偏斜的山巖較出名。偏巖。1950年屬雙河鄉(xiāng)所轄;1952年屬四區(qū)所轄;1956年屬一區(qū)所轄;1958年屬紅旗公社所轄為偏巖鄉(xiāng);1959年改為偏巖管理區(qū),屬雙河人民公社所轄,1961年屬縣直屬公社所轄,為偏巖公社;1962年為偏巖公社,屬雙河區(qū)所轄;1969年為偏巖大隊,屬雙河公社所轄;1984年為偏巖鄉(xiāng),屬雙河區(qū)所轄;1987年屬偏巖行政村;2000年改設(shè)偏巖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偏巖村……。 |
因該地曾有一蔡姓將軍在此扎過營,得名“蔡營”,后因演變更改為菜營。1952年屬楠木鄉(xiāng);1959年屬楠木管理區(qū);1961年屬楠木公社;1962年從楠木公社劃出新設(shè)蔡營公社,屬雙河區(qū)所轄;1969年為蔡營大隊,屬雙河公社所轄;1984年為蔡營鄉(xiāng),屬雙河區(qū)所轄;1988年為蔡營行政村,屬雙河苗族彝族鄉(xiāng)所轄;2000年改設(shè)菜營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菜營村……。 |
水田寨素有“雞嗚三省”之稱,很早以前叫“火頭寨”。后因該寨火災(zāi)頻繁,為避免減少民苦,以求水克火,故改名為“水田寨,簡稱“水田”。1950年起為水田鄉(xiāng),屬四區(qū);1952年至1955起為水田鄉(xiāng),屬五區(qū);1956年起為水田鄉(xiāng),屬四區(qū);1958年起為水田鄉(xiāng),屬上游人民公社;1959年起為水田管理區(qū),屬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起為水田公社,屬石坎區(qū);1962起為水田公社,屬水田區(qū);1964年起為水田公社,屬……。 |
因此地有一洞,傳說有龍在洞內(nèi)活動,得名龍洞。1952年為龍洞鄉(xiāng),1959為龍洞管理區(qū),1962年至1963為龍洞公社,屬水田區(qū);1964年至1968年為龍洞公社,屬石坎區(qū);1969年至1980為龍洞大隊,屬石坎公社;1981年至1982年為龍洞大隊,屬水田片工委;1983年為龍洞大隊,屬水田公社;1984年至1986為龍洞鄉(xiāng),屬水田區(qū);1988年為龍洞行政村,屬水田鄉(xiāng);2000年起為龍洞村民委員會……。 |
1921年行政委員公署遷扎西鎮(zhèn),得名舊城。1950年屬二區(qū)所轄;1952年屬二區(qū)所轄為舊城鄉(xiāng);1958年屬超英人民公社所轄為舊城鄉(xiāng);1959年屬超英人民公社所轄為舊城管理區(qū);1961年屬舊城區(qū)所轄為舊城公社;1969年屬舊城公社所轄為舊城大隊;1984年屬舊城區(qū)所轄為舊城鎮(zhèn);1988年屬舊城鄉(xiāng)所轄為舊城行政村;1989年屬舊城鎮(zhèn)所轄為舊城行政村;2000年改設(shè)舊城村民委員會,2015年改為舊城社區(qū)……。 |
原名黑蹬坳,后因住戶順河修建房屋,故名順河。1950年屬二區(qū)和敦鄉(xiāng)所轄;1952年為順河鄉(xiāng);1959年為順河管理區(qū);1961年為順河公社;1969年為順河大隊;1984年為順河鄉(xiāng);1988年為順河行政村;2000改設(shè)順河村委會后沿用至今。順河村……。 |
因本村有一洞,且洞中有魚,由此更名為魚洞。魚洞村民委員會駐地院子村民小組。1960年屬躍進人民公社所轄為魚洞管理區(qū);1963年屬三桃區(qū)所轄為院子公社;1964年屬麟鳳區(qū)所轄為院子公社;1969年屬麟鳳區(qū)所轄為院子大隊;1981年屬三桃片工委所轄為魚洞大隊;1983年以前屬于麟鳳鄉(xiāng)管轄,1983年化歸三桃區(qū)管轄,1984年屬三桃區(qū)所轄為魚洞鄉(xiāng);1988年屬三桃鄉(xiāng)所轄為魚洞行政村;2000年改設(shè)魚洞村……。 |
因以前有位僧人在現(xiàn)在的鳳凰尖山子下面修建寺廟,挖出一對在土洞中藏匿的像似鳳凰的鳥飛走而命名鳳凰寺,后改為鳳凰三甲上,又因境內(nèi)鳳凰廟得名,取名為鳳凰。1950年起為鳳凰鄉(xiāng)屬三區(qū);1958年起為鳳凰管理區(qū)屬興隆公社;1962年起為鳳凰公社屬興隆區(qū);1970年起為鳳凰大隊屬興隆公社;1984年起為鳳凰鄉(xiāng)屬興隆區(qū);1988年起為鳳凰行政村屬興隆鄉(xiāng);2000年7月改為鳳凰村民委員會,屬興隆鄉(xiāng),自得名沿用至今……。 |
因解放初期,此地新開水田,而得名新田。1950年起為新田鄉(xiāng);1958年起為新田管理區(qū);1962年起為新田公社;1970年起為新田大隊;1984年起為新田鄉(xiāng);1988年起為新田行政村;2000年7月改為新田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新田村……。 |
因轄境有大、小二洞瀑布,地處小洞,得名小洞。1950年起為小洞鄉(xiāng);1958年起為小洞管理區(qū);1962年起為小洞公社;1970年起為小洞大隊;1984年起為小洞鄉(xiāng);1988年起為小洞辦事處;2000年7月改為小洞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小洞村……。 |
因解放初,以三個保合并為一個村,故名三合,后諧音為三河。1962年起為三河公社;1970年起為三河大隊;1984年起為三河鄉(xiāng);1988年起為三河行政村;2000年7月改為三河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三河村……。 |
因壩內(nèi)明朝初建有萬壽宮、禹王宮、關(guān)帝廟而得名廟壩,后又因在解放前在此修建過衙門,主管民政,得名民政。1956年從彝良縣劃入鹽津縣屬第七區(qū);1962年起為廟壩公社;1969年起為廟壩大隊;1988年起為廟壩行政村;2000年7月廟壩村公所改為民政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民政村……。 |
因寓意保佑平安,生意興隆之意,得名保隆。1984年成立落雁區(qū),屬保隆鄉(xiāng);1988年為保隆行政村;2000年改為保隆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保隆村……。 |
因此地有一斜長坡,清咸豐九年,李永和、蘭大順起義,在這坡上打了勝仗,將山坡改為長勝坡,得名長勝。1950年起為長勝鄉(xiāng);1958年起為長勝管理區(qū);1962年起為長勝公社;1970年起為長勝大隊;1984年起為長勝鄉(xiāng);1988年起為長勝行政村;2000年7月改為長勝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長勝村……。 |
因過去村內(nèi)盛產(chǎn)花椒,得名椒子。1950年起屬第二區(qū)艾田鄉(xiāng);1958年起屬艾田公社椒子管理區(qū);1962年起屬艾田區(qū)椒子公社;1970年起屬艾田公社椒子大隊;1984年起屬艾田區(qū)椒子鄉(xiāng);1988年起屬艾田鄉(xiāng)椒子行政村;2000年7月起屬艾田鄉(xiāng)椒子村民委員會;2006年2月改鹽井鎮(zhèn)椒子村民委員會。自得名來沿用至今。椒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