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縣位于山西北部,總面積1965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zhèn)。郵編:037200。代碼:140623。區(qū)號:0349。拼音:YouyuXian。行政區(qū)劃右玉縣轄4個鎮(zhèn)、6個鄉(xiāng):新城鎮(zhèn)、右衛(wèi)鎮(zhèn)、威遠鎮(zhèn)、元堡子鎮(zhèn)、牛心堡鄉(xiāng)、白頭里鄉(xiāng)、高家堡鄉(xiāng)、丁家窯鄉(xiāng)、楊千河鄉(xiāng)、李達窯鄉(xiāng)。(下面括號里為自然村)新城鎮(zhèn)29個村委會:亞別嶺、鄧家村、余官屯、上堡、石頭河、七里鋪、張家店、賈……。 |
忻府區(qū)是一個城鄉(xiāng)結合的縣級行政區(qū),是忻州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全區(qū)共轄11個鄉(xiāng)、6個鎮(zhèn)、3個城市街道辦事處,394個行政村,33個城市社區(qū)居委會。全區(qū)總人口551860人,總面積1986.5平方公里。南北41公里,東西45公里,國土南、西、北三面環(huán)山,東部平坦開闊,為忻定盆地的主體部分。歷史沿革忻府區(qū)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縣區(qū)。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聚居生息,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趙,秦屬太原郡,東漢建安二……。 |
原平市位于東經(jīng)112°17′~113°35′,北緯38°35′~39°09′之間。東臨五臺,西靠寧武,南與忻州、定襄毗鄰,北和代縣、朔州接壤。西漢以來就是山西北中部的一個重要縣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古城的交通樞紐。東西綿亙?nèi)荷綖闅v代之天然界域,陽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開闊地帶。東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長約58公里,總面積為2560平方公里。原平,自西漢置縣以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隋大業(yè)二……。 |
繁峙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南臨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五臺山,北依北岳恒山,是忻州市的東部門戶。繁峙西漢置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山多、寺多且又南北兩山對峙而得名。地形呈兩山夾一川,中部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的滹沱河?h域總面積2368平方公里,全縣轄4鎮(zhèn)、7鄉(xiāng)、224個行政村,總人口25萬人。繁峙是革命老區(qū)?谷諔(zhàn)爭時期,繁峙縣是晉察冀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的重要部分。1937年9月25日,在林彪、聶榮臻的指……。 |
靜樂縣位于忻州市南部,總面積2063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2004年)?h人民政府駐鵝城鎮(zhèn)。郵編:035100。代碼:140926。區(qū)號:0350。拼音:JingleXian。三面環(huán)山。東部山地較高,海拔在2000米以上。西部較低,與嵐縣合成一個小型盆地。中部和西部為黃土丘陵區(qū)。境內(nèi)河流均屬黃河流域的汾河水系。年均氣溫7℃,一月零下9℃,七月23℃。年降雨量380至500毫米,無霜期120至1……。 |
神池,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東依長城俯朔州,南屏管涔望寧武,西連平川毗五寨,北據(jù)洪濤接靠偏關,東西寬約44公里,南北長約56公里,總面積1472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群山綿亙,溝壑縱橫,為黃土高原山地丘陵典型地貌。洪濤山宛若游龍,貫穿東北;管涔山猶如屏障,雄峙西南;朱家山連綿起伏,橫亙中部?h川、朱家川夾于其中間,故縣境有“三山夾兩川”之稱?h城西北“有水一泓,出無源,去無跡,旱不涸,澇不溢,魚藻胥……。 |
五寨縣位于忻州地區(qū)西部,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貧瘠,南寒北暖,自然條件較差。面積1396平方公里,轄3鎮(zhèn)15鄉(xiāng),縣政府駐城關鎮(zhèn)。五寨,漢時屬雁門郡武州地,宋為嵐州嵐谷地,金置寧遠縣,明洪武七年設鎮(zhèn)西衛(wèi),清雍正三年設五寨縣。五寨縣地勢東南高,西部低。東南為石山區(qū),主峰蘆芽山海拔2736米,為縣境最高峰。中部為“丁“字形盆地,地勢平坦、灌溉方便,為主要農(nóng)作區(qū),海拔1400米,以三岔為最低,海拔1300米!。 |
岢嵐縣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黃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東鄰寧武,西連保德、興縣,南接靜樂、嵐縣,北靠五寨、河曲。國土總面積1984平方公里,轄3鎮(zhèn)7鄉(xiāng)、99個行政村,總人口69324人。岢嵐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為荷葉坪主峰2784米,平均海拔1443米,最低海拔1040米,縣城海拔1338米,年均降水量450毫米。岢嵐氣候涼爽、生態(tài)宜居。岢嵐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涼爽,溫差較大,年平均……。 |
山西省汾陽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東麓。東經(jīng)111°26-112°0022,北緯37°0844-37°2910。東及北部與文水縣相鄰,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西南為孝義市,西與中陽縣、離石區(qū)相連。東西長52千米,南北寬37千米。面積1168平方千米人口40萬(2005年)代碼:141182郵編:032200汾陽市政府駐地為太和橋街道辦事處鼓樓東街。汾陽市共有蒙古族、朝鮮族、回族……。 |
中陽縣戰(zhàn)國為趙之中陽邑,西漢置中陽縣,東漢并入離石,北周大象初年置平夷縣,金明昌六年改平夷縣為寧鄉(xiāng)縣,部分村鎮(zhèn)曾為古孟門縣管轄。1914年改稱中陽縣。1958年與離山縣合稱離石縣,翌年恢復中陽縣。一、自然概況1、地理位置:中陽縣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脈中段西麓,黃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東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國土總面積1432.9平方公里(215萬畝)。東與汾陽、孝義兩市交界,西與柳林……。 |
石樓縣位于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東以黃云山、石樓山為界與交口縣相鄰,南與隰縣、永和縣接壤;北與中陽縣、柳林縣毗連;西隔黃河與陜西省清澗縣相望?偯娣e1736平方千米?側丝10萬人(2004年)?h人民政府駐靈泉鎮(zhèn)。郵編:032500。代碼:141126。區(qū)號:0358。拼音:ShilouXian。行政區(qū)劃石樓縣轄4個鎮(zhèn)、5個鄉(xiāng):靈泉鎮(zhèn)、羅村鎮(zhèn)、義牒鎮(zhèn)、小蒜鎮(zhèn)、龍交鄉(xiāng)、和合鄉(xiāng)、前山鄉(xiāng)、曹家垣鄉(xiāng)、裴……。 |
交城縣位于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西緣,呂梁山中段東麓。介于東經(jīng)111°24′至112°17′,北緯37°28′至37°54′之間。東與清徐縣,南與文水縣接壤,西與離石區(qū),西北與方山縣、婁煩縣相通,北與古交市毗鄰,全縣總面積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平川130平方公里,山區(qū)1692.11平方公里,全縣轄6鎮(zhèn)4鄉(xiāng),142個行政村,254個自然村,總人口22萬人,行政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h人民政府駐天寧……。 |
文水縣位于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脈東麓,東靠汾河,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與離石交界,北與交城、清涂相鄰,南與汾陽接壤。東經(jīng)112°03′,北緯37°27′?偯娣e1064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zhèn)。郵編:032100。代碼:141121。區(qū)號:0358。拼音:WenshuiXian。行政區(qū)劃文水縣轄7個鎮(zhèn)、5個鄉(xiāng):鳳城鎮(zhèn)、開柵鎮(zhèn)、南莊鎮(zhèn)、南安鎮(zhèn)、劉胡蘭鎮(zhèn)、下曲……。 |
嵐縣位于呂梁市東北部,東鄰靜樂,南連婁煩、方山,西靠興縣,北倚岢嵐?偯娣e1509平方千米?側丝17萬人(2004年)?h人民政府駐東村鎮(zhèn)。郵編:033500。代碼:141127。區(qū)號:0358。拼音:LanXian。行政區(qū)劃嵐縣轄4個鎮(zhèn)、8個鄉(xiāng):東村鎮(zhèn)、嵐城鎮(zhèn)、普明鎮(zhèn)、界河口鎮(zhèn)、土峪鄉(xiāng)、上明鄉(xiāng)、王獅鄉(xiāng)、梁家莊鄉(xiāng)、順會鄉(xiāng)、河口鄉(xiāng)、社科鄉(xiāng)、大蛇頭鄉(xiāng)。歷史沿革漢屬太原郡汾陽縣地,三國時為新興郡地,北……。 |
柳林縣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西麓,東鄰離石,西濱黃河,北接臨縣,南鄰中陽、石樓?偯娣e1288平方千米?側丝30萬人(2004年)?h人民0駐柳林鎮(zhèn)。郵編:033300。代碼:141125。區(qū)號:0358。拼音:LiulinXian。行政區(qū)劃柳林縣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柳林鎮(zhèn)、穆村鎮(zhèn)、薛村鎮(zhèn)、莊上鎮(zhèn)、留譽鎮(zhèn)、三交鎮(zhèn)、成家莊鎮(zhèn)、孟門鎮(zhèn)、李家灣鄉(xiāng)、賈家垣鄉(xiāng)、陳家灣鄉(xiāng)、金家莊鄉(xiāng)、高家溝鄉(xiāng)、石西鄉(xiāng)、王家溝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