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愛衛(wèi)辦公示了2021年度通過淮安市衛(wèi)生村技術(shù)評估的311個村名單。 |
因是按照以前2公里為一堡計算,該村實在第十七個,故取名為十七堡村。1978年成立松林大隊,1981年更名十七堡大隊,1983年改為十七堡村,成立十七堡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十七堡村、松林村合并,為十七堡村,一直沿用至今。十七堡村:位于石湖鎮(zhèn)以南4公里處!。 |
古代有一個大戶人家姓齊而得名。齊莊村村民委員會自1983年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齊莊村:位于石湖鎮(zhèn)西北3公里處!。 |
古時,軍隊以旗為單位,三旗駐扎此地,因此而得名。1958年成立三旗大隊,1983年改為三旗村,成立三旗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三旗村:位于四興社區(qū)西南2公里處!。 |
地理位置處于四興村東,因此命名為東興村。2003年,九里沖村、徐圩村合并為東興村,成立東興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東興村:位于四興社區(qū)東南1公里處。……。 |
1932年由當(dāng)?shù)赜忻木爬锎逍嗅t(yī)的張開鼎、四興村行醫(yī)的張品章、徐圩村的顧際云、四興集南頭的顧天浩四位老先生倡議,動員各商家來此興集,而得名。1958年成立南祿公社四興大隊,1983年改為四興村,2003年興南村、四興村合并為四興社區(qū)居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四興社區(qū):位于石湖鎮(zhèn)西北5公里處! |
從前,這里有一條水道,名淮澤河,因此而得名;礉纱宕迕裎瘑T會自1983年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淮澤村:位于四興社區(qū)以北5公里處!。 |
因張、顧姓村民居多而得名。張顧村村民委員會自1983年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張顧村:位于四興社區(qū)以西3公里處!。 |
因解放前有一座尼姑庵叫百子庵,因此得名百子村。1958年成立老莊大隊;1981年更名百子大隊;1983年改為百子村,成立百子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百子村、陳谷村合并為新的百子村,一直沿用至今。百子村:位于岔廟鎮(zhèn)以北1公里處!。 |
以前有一個姓紀(jì)的地主在此興集而得名。1958年成立紀(jì)集大隊;1983年改為紀(jì)集村,成立紀(jì)集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紀(jì)集村:位于岔廟鎮(zhèn)以北7公里處!。 |
因東西路,與高溝漣水的公路形成十字路口,故稱路口。1958年成立路口大隊,1983年改為路口村,成立路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路口村:位于岔廟鎮(zhèn)以北5公里處! |
因河流分道岔開,流入當(dāng)?shù)睾恿鞫妹?958年成立岔河大隊,1983年改為岔河村,成立岔河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岔河村:位于岔廟鎮(zhèn)西南3公里處! |
因居住在此姜姓較多且有小土堆而得名。1958年成立姜圩大隊,1983年改為姜圩村,成立姜圩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姜圩村、陳李村合并為姜圩村,一直沿用至今。姜圩村:位于時碼社區(qū)東北2公里處! |
村里曾有一棵遠(yuǎn)近聞名的大白果樹,有幾百年的歷史,故以此為地名。1958年成立白果大隊。1983年改為白果村,成立白果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白果村與陸莊村合并為白果村,一直沿用至今。白果村:位于時碼社區(qū)東南2公里處! |
因地處鹽河?xùn)|岸,有嵇家碼頭而得名。1958年成立嵇碼大隊,1983年改為嵇碼村,成立嵇碼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嵇碼村:位于時碼社區(qū)西南2公里處!。 |
因地處鹽河灣口處東岸,河灘上為黃姓莊,而得名。1958年成立黃灣大隊,1983年改為黃灣村,成立黃灣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黃灣村:位于時碼社區(qū)以南1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