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山社區(qū) 因境內南圖山而得名。 |
2、建北社區(qū) 街道建在城北。 |
3、奎星社區(qū) 明朝時期當?shù)乜h令主持命人修建閣樓,希望縣內能夠多出青年才俊。 |
4、狀元社區(qū) 宋朝時期有位狀元郎李協(xié)恭在此題了一塊牌匾。 |
5、禹宮社區(qū) 因境內早年修建的禹王宮。紀念禹王的古廟,稱之禹王宮。 |
6、雙龍社區(qū) 相傳,自古此地南有攔官坪山脈,隴城山脈,南北間似如兩條游龍在埡口(今車站壩)相遇,人稱雙龍。 |
7、西南社區(qū) 位于老縣城西南部。 |
8、西寺社區(qū) 據考查,建自后周顯德(周世宋年號)年間,以其負廓子西,名西龕寺。 |
9、金新社區(qū) 原屬新民鄉(xiāng),后又并入金城鎮(zhèn),各取一字金新。 |
10、雙盤廟社區(qū) 此地修建有一座廟宇,在廟子前后各有一塊石頭,石頭形似圓盤。雙盤廟村民委員會。 |
11、長青社區(qū) 取松柏長青之意,象征不渝和永恒。長青農村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12、三堆社區(qū) 此地自古有三塊大石相擁。 |
13、北臺社區(qū) 位于原縣城北部,山嘴處有一平臺。 |
14、華堂村 嘴上早年間建有玉皇廟,殿堂華麗,取名華堂嘴。 |
15、石榴村 此包曾長有一棵很大的石榴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