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縣轄鎮(zhèn),縣府駐地。1958年成立城關公社,1964年改鎮(zhèn),1984年更名鳳棲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偏西,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1.9萬。210國道過境。轄西街、西關、西溝、東街、東關、北街6個村委會。農業(yè)以種植業(yè)為主。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商貿、運輸、建筑、建材和飲食服務業(yè)為主,1995年修建的“ ? 洛川縣民俗館”,屬全國首家縣級民館。出產民間手工藝品“洛川面花”。.……。 |
洛川縣轄鄉(xiāng)。1958年成立石頭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2公里。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1.1萬。鄰近洛白公路。轄石頭街、吳家莊、獨不著、寨頭、寺莊、南嶺谷、月家莊、車廂塬、修輝、興牛畛、科石、圪勞、半坡、史家河、盤曲河、黨家莊、呂家山、黃龍山18個村委會。農產以小麥、玉米、油菜子為主。.……。 |
洛川縣轄鎮(zhèn)。1961年建老廟公社,1984年改老廟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9公里。面積78.9平方公里,人口1.3萬。洛白公路穿鎮(zhèn)而過。轄南高陽、北高陽、代石、上路、下路、溝頭、楊武、樊村、頁畛、屯兒、勿廣榮、小尖、橋子、北郭、桃花畛、過家現(xiàn)、界村、余村、板胡、桌子、過村、西洼、冠村、太夫原、家槐原、南下桌26個村委會。農產以小麥、玉米、油菜子、蘋果、烤煙為主。.……。 |
洛川縣轄鄉(xiāng)。1958年成立槐柏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城中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105.2平方公里,人口1.2萬。洛白公路穿境。轄槐柏、楊侯、甘孟咀、度古村、洼里、蘆家塬、楊柳渠、賀桌、底樓、太儀、欽花、桃坡、東頭、馮李河、段家河、仙姑河、下操、南安宿、西安宿、棗林、堂花園、白家咀、東北定、西北定、陳胡、張家咀27個村委會。農產以冬小麥、烤煙、玉米、油菜子為主。史家河村保留有唐代貞觀時所修石……。 |
永鄉(xiāng)鄉(xiāng)是我黨歷史上著名的“洛川會議”舊址所在地,也是“洛川蘋果”的發(fā)祥地,位于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城北10公里處,210國道穿鄉(xiāng)而過。全鄉(xiāng)共有28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2837戶12368口人。共有黨支部34個,黨員619名,其中機關單位黨支部6個,黨員105名,農村支部28個,黨員514名?偢孛娣e2.8萬畝,其中果園面積2.6萬畝。掛果面積2.1萬畝,2005年經濟總收入8000余元,農民人……。 |
洛川縣轄鎮(zhèn)。1958年成立土基公社,1984年改鎮(zhèn)。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46公里。面積87.5平方公里,人口1萬。轄土基街、太留、土念里、劉星溝、黃連河、女茹、鐵爐、嚴家莊、呂家塬、鹮城、新建、橋章、善定、湫村、東梁谷莊、西梁谷莊、席席堡、劉馬、曹馬、上馬、如神洞21個村委會。農產以小麥、蘋果、烤煙、油菜子等為主。境內有唐代咸通年間所建的萬鳳塔,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
交口河鎮(zhèn)1990年建鎮(zhèn),距洛川縣城15公里。全鎮(zhèn)總面積42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人,下轄13個村、1個居委,省市縣駐交單位23個。近年來,我們按照“服務延煉、科學規(guī)劃、建管并舉、富民強鎮(zhèn),,的思路,做好規(guī)劃、建設、管理、服務四項工作,在鎮(zhèn)區(qū)形成了三縱三橫的街道布局,融工業(yè)、商貿、服務為一體,功能較全的工業(yè)型小城鎮(zhèn)初步建成,被確定為全省二十五個小城鎮(zhèn)建設重點鎮(zhèn)之一! 〗陙恚撴(zhèn)積極招商,多方引……。 |
洛川縣轄鎮(zhèn)。1958年成立舊縣公社,1984年改鎮(zhèn)。位于縣城東北,距縣城17公里。面積173.4平方公里,人口1.3萬。洛宜公路穿鎮(zhèn)而過。轄安東、元甲、積馬河、荊堯科、李家坳、五里頭、故現(xiàn)、九浪頭、張村、來橋、洛生、靳家塬、紙村、圪塔、洛陽、舊縣街、西武、土桐堤、上圪勞、下桐堤、高家洼、危井、阿吾、王家村、何夫、院夫26個村委會。農業(yè)以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為主。.……。 |
洛川縣轄鄉(xiāng)。1958年成立菩堤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195.1平方公里,人口0.6萬。有地方公路直通縣城。轄文西、新城堡、關音堂、向陽、宋家咀、菩堤、咀頭、黨家塬、曲西、廂西堡、良家臺、馬武、王家河、白家塬、木家塬、文家塬、楊木洼17個村委會。農業(yè)以種植小麥、烤煙、玉米、油菜為主。林果業(yè)以生產蘋果、木材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