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3年江西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4]
2023年江西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4]
2023年7月,江西省農業(yè)農村廳官網(wǎng)公示了江西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鄉(xiāng)鎮(zhèn)、示范村創(chuàng)建名單。 |
村委會原駐地馬源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屬萬埠鄉(xiāng),1949年后屬東陽鄉(xiāng)。1954年為東陽初級社,屬東陽鄉(xiāng)。1955年為東陽高級社,屬東陽鄉(xiāng)。1958年為第四分場,屬萬埠墾殖場。1972年為東陽大隊,屬徐埠公社。1984年為東陽村民委員會,屬徐埠鄉(xiāng)。1984年7月為東陽村民委員會,屬東陽鄉(xiāng)。1996年屬東陽鎮(zhèn)。馬源村……。 |
村委會駐地云溪自然村,故名。1949前屬閔埠鄉(xiāng)第二十六、二十九保,1949后為云溪鄉(xiāng),有云溪、耀里、樟桶等農會。1954年由云溪、霞陽、樟埇、耀里、禮賢五個初級社轉為黃城鄉(xiāng)。1956年為云溪高級社,屬萬埠農場。1958年為云溪大隊,屬萬埠農場。1968年擴社并隊為云溪大隊,屬徐埠公社。1984年為云溪村民委員會,屬徐埠鄉(xiāng)。1984年7月屬東陽鄉(xiāng)。1996年屬東陽鎮(zhèn)。云溪村……。 |
村委會駐地長埠街,故名。1949年前夕屬長和鄉(xiāng);1949年后屬長埠鄉(xiāng);1954年,初建為大屋等6個初級社,后并為長埠高級社,屬長埠鄉(xiāng);1958年為長埠大隊,屬長雹公社;1984年更名為長埠村委會,屬長埠鄉(xiāng);1995年為長埠村民委員會,屬長埠鎮(zhèn)。長埠村……。 |
村委會駐地江下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屬中溪鄉(xiāng),1949年后先后屬山上、老下二鄉(xiāng)。1954年建為塘頭等3個初級社。1955年并為老下高級社,屬長埠鄉(xiāng)。1958年為老下大隊,后從老下大隊分出為江下大隊,屬長埠公社。1984年更名為江下村民委員會,屬長埠鄉(xiāng)。1995年屬長埠鎮(zhèn)。江下村……。 |
因駐地在茅店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屬黃安鄉(xiāng),1949年后為茅店鄉(xiāng),后并入新福鄉(xiāng)。1955年合作化時,先后為大赤、宗山初、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為黃洲公社宗山大隊。1961年為茅店公社茅店大隊。1968年茅店公社并入黃洲公社為茅店大隊。1970年向山頂上搬基,重建新基,仍名茅店大隊,屬黃洲公社。1984年更名為茅店村民委員會,屬黃洲鄉(xiāng)。2003年屬黃洲鎮(zhèn)。茅店村……。 |
因原駐地在喬樂,故名。1949年前屬新建二區(qū)喬樂鄉(xiāng)第25、28保。1950年屬新建縣十區(qū)喬樂鄉(xiāng)。1953年歸入安義縣六區(qū)為交業(yè)鄉(xiāng),后更名喬樂鄉(xiāng),后又分別為七個初級社,最后合并為喬樂高級社。1958年為喬樂大隊,屬喬樂公社。1968年將喬樂公社與石鼻公社合并為石鼻公社后,此地仍名喬樂大隊,屬石鼻公社。1985年再由石鼻鎮(zhèn)分出喬樂鄉(xiāng),改名為喬樂村民委員會。喬樂村……。 |
因處尚禮地片,故名。1949年前屬兩源鄉(xiāng),1949年后屬新民鄉(xiāng)。1954年,先后建為尚禮初、高級社;1958年為尚禮大隊,屬嶠堎墾殖場。1961年為尚禮大隊,歸屬新民公社。1968年擴社并隊時為珠珞大隊。1972年歸還原制。1984年為尚禮村民委員會,屬新民鄉(xiāng)。農業(yè)以種植水稻為主,文物古跡有凌美龍先進事跡展覽館(市級)、宋橋(在于家)、江西第一樟(省級,在尚禮魏家)。尚禮村……。 |
因地處高山中,故名。1949年前屬兩源鄉(xiāng),1949年后屬珠珞鄉(xiāng)。合作化時,先后建為山上、東源初、高級社,后轉為山上高級社。公社化時,屬嶠堎墾殖場為山上大隊。1961年歸屬新民公社。1968年并入珠珞大隊。1972年歸還原建制。1984年調整行政區(qū)劃時為山上村民委員會,屬新民鄉(xiāng)。以種植枇杷、春筍、板栗為主。山上村……。 |
因駐地在白沙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屬實驗鄉(xiāng)。1954年成立白沙鄉(xiāng)。1956年成立白沙、堯家、下灣三個初級社,下半年成立白沙高級社,屬萬埠公社。1958年為白沙大隊,屬萬埠公社。1961年白沙、沙上兩個大隊,屬長均公社。1968年長均公社并入萬埠公社,仍名白沙大隊。1972年與觀察大隊分開,屬萬埠公社。1984年為白沙村民委員會,屬長均鄉(xiāng)。白沙村……。 |
《安義縣志》載:此地東北面有石壁、洪源等6支溪水至此匯合入潦河,故名1949年前屬萬埠鄉(xiāng),1949年后屬新基鄉(xiāng)。1955年成立何家、舒家、老基、新基、平臺、赤崗、謝家等七個初級社。1956年成立六個高級社。1958年為六溪大隊,屬萬埠公社。1961年屬把口公社。1968年把口公社并入萬埠公社,屬萬埠公社。1975年大隊部(村委會)從赤崗村搬遷至現(xiàn)駐地靈山(也稱龍山)至今。1984年為六溪村村民委員……。 |
1949年前屬烏石鄉(xiāng)31保,1955年劃為草塘、中山、朱崗、店前四個初級社,1957年轉店前高級社、1958年為店前大隊。1984年更名店前村村民委員會。店前村……。 |
1949年前為一區(qū)五東鄉(xiāng)東西兩個保,1957年為仙里高級社,1969年成立仙里大隊,1984年更名仙里村村民委員會。仙里村……。 |
相傳橋頭常有龍現(xiàn)身,解旱布雨,故名。1949年前屬七區(qū)大廟鄉(xiāng)四保,1949年后為七區(qū)西山鄉(xiāng),1955年成立西山高級社,1958年成立龍橋大隊,1984年更名龍橋村村民委員會。龍橋村……。 |
位置靠近江邊一帶,而取名沿江。“沿江村民委員會”指駐地在沿江自然村的群眾性自治組織。(1912-1949)為四區(qū)九保,1949年改為沿江,河下兩個行政村,1955年劃為魚農、魚谷、魚米、魚糧四個初級社,1957年轉為第三高級社,1968年為聯(lián)圩公社沿江大隊,1984年更名沿江村村民委員會。沿江村……。 |
1949年前為石崗鄉(xiāng)77保,1949年后為石崗鄉(xiāng),1955年列為七個初級社,1957年稱為羅山高公社,1968年為羅山大隊,1984年更名羅山村村民委員會。羅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