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原屬水南社區(qū),后水南社區(qū)拓展、人口增多,于2010年單獨建立石門社區(qū)。 |
水南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原為水南村鐵路征用農轉非的居民點,于2003年成立水南社區(qū)。 |
2019年,經青田縣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命名,批準文號青政發(fā)〔2019〕111號。 |
1949年7月,隸屬三外鄉(xiāng),時為水南區(qū)人民政府駐地。 1951年1月,為章旦鄉(xiāng)管轄。 1952年4月為外路鄉(xiāng)管轄。 1955年6月為城南鄉(xiāng)管轄。 1958年10月歸城南大隊管轄,同年11月9日隸屬城南管理區(qū)。 1961年10月10日起稱城南公社水南大隊。 1977年9月劃歸鶴城鎮(zhèn),2011年12月改屬甌南街道。 |
清康熙二十年(1861),屬五都。 民國時期(1949),為一區(qū)三外鄉(xiāng)所轄。 1949年7月,隸屬三外鄉(xiāng)。 1952年4月,湖邊鄉(xiāng)分為湖邊、白浦、外路3鄉(xiāng),為外路鄉(xiāng)所轄。 1955年6月,增設城南鄉(xiāng),隸屬城南鄉(xiāng)。 1956年10月30日,劃歸平演鄉(xiāng)管轄。 1957年10月4日改為湖邊鄉(xiāng)管轄。 1958年10月為湖邊大隊管轄,同年11月9日,隸屬湖邊管理區(qū)。 1961年10月10日起屬湖邊公社湖口大隊。 1983年10月,隸屬湖邊鄉(xiāng)。 1992年5月,隨湖邊鄉(xiāng)并入鶴城鎮(zhèn)。 2011年12月改屬甌南街道。 |
1992年隨前倉鄉(xiāng)并入鶴城鎮(zhèn)。 2003年3月屬油竹新區(qū)管委會,2011年12月改屬甌南街道。 |
原屬前倉鄉(xiāng),1992年并入鶴城鎮(zhèn)。 2002年6月17日原洪山行政村并入石郭下村。 2011年改屬甌南街道。 位于縣城東南面,甌江南岸,海拔20米,距縣城1公里。 金溫鐵路、330國道貫穿村境。 東鄰東赤村,南鄰平風寨處,西鄰石郭上村,北臨甌江。 |
清康熙二十年,屬二都。 民國19年(1930),歸一區(qū)章旦鄉(xiāng)管轄。 民國24年(1935),為一區(qū)三外鄉(xiāng)管轄。 民國37年(1948),隸屬城區(qū)三外鄉(xiāng)。 1949年7月,歸三外鄉(xiāng)管轄。 1951年1月,隸屬章旦鄉(xiāng)。 1952年4月,歸外路鄉(xiāng)管轄。 1955年6月,隸屬城南鄉(xiāng)。 1958年10月。 歸城南大隊管轄。 11月9日,隸屬城南管理區(qū)。 1961年10月10日,隸屬城南公社。 1981年10月9日屬外旦公社管轄。 1983年10月,歸外旦鄉(xiāng)管轄。 1992年5月,隨外旦鄉(xiāng)并入鶴城鎮(zhèn)。 2002年6月17日,原大丘、金山下、大路、上岙四個行政村并入外旦行政村。 行政村駐地大路自然村。 2011年12月改屬甌南街道。 |
清康熙二十年(1681),屬五都。 民國時期(1949年前),為城區(qū)五溪鄉(xiāng)轄。 1951年1月屬湖邊鄉(xiāng)管轄。 1958年10月,為湖邊大隊管轄,同年11月9日改屬湖邊管理區(qū)。 1961年10月10日,隸屬湖邊公社。 1983年10月,隸屬湖邊鄉(xiāng)。 1992年5月隨湖邊鄉(xiāng)并入鶴城鎮(zhèn),2002年6月,新倉墳、姜處兩個行政村并入湖邊村。 2011年12月改屬甌南街道。 |
民國時期(1948),歸一區(qū)港口鄉(xiāng)轄。 1949年7月,隸屬港口鄉(xiāng)。 1956年9月3日,隸屬城南鄉(xiāng)。 9月24日,隸屬平演鄉(xiāng)。 1958年10月,隸屬平演大隊,同年11月9日,隸屬平演管理區(qū)。 1961年10月10日隸屬平演公社。 1982年3月27日,屬前倉公社。 1983年10月,隸屬于前倉鄉(xiāng)。 1992年5月隨前倉鄉(xiāng)并入鶴城鎮(zhèn)。 2003年3月,隸屬油竹新區(qū)。 2011年改屬甌南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