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社區(qū)居委會根據(jù)其駐地觀音閣而得名。觀音閣曾名古興場,明代建有觀音廟,享有“龍門鳳閣”之譽,故名。 |
解放前,境內有一指路碑,因指路碑刻有六個地方,當?shù)胤Q之為六方碑,社區(qū)以此為名。 |
境內河畔側有高坎,當?shù)鼐用穹Q之為“高河坎”,1980年更名為高河,故名。 |
1961年命名,因境內當時興修水利而得名。 |
境內多小山丘,山丘上的巖石為沙丘,1950年命名時以“砂石”而得名。 |
清朝中期,境內建驛道設有鋪,鋪側有座古橋為觀橋,因鋪在觀橋之南,故得名觀南村。 |
解放前,境內七組及六組交界處有一個十分出名的山丘梁子,百姓稱之為“七谷梁子”,故以此得名七谷村。 |
境內有“官巖”,巖上有關卡,時建規(guī)則(為律)可以隨意出入,原名“官律”。1992年更名為“關律”,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