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州街道前身是廉城鎮(zhèn)。 2004年6月8日,撤銷廉城鎮(zhèn),成立羅州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 |
2004年6月8日,將屬石城鎮(zhèn)的新江社區(qū)、新風社區(qū)、山寮村、深水垌村、流江村、關垌村劃出設立城南街道。 |
2004年6月8日,將屬石城鎮(zhèn)的角湖垌村、石龍村、大塘村3個行政村和屬廉城鎮(zhèn)的中山社區(qū)、同濟社區(qū)2個社區(qū)劃出設立城北街道。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一區(qū)。 1957年,屬廉城區(qū)。 1958年,屬紅旗公社和廉城公社。 1961年,屬廉城區(qū)轄廉東公社、廉南公社、廉西公社。 1963年,合并為附城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因與湛江市多縣附城同名,改稱石城。 1984年1月,改為石城區(qū)。 1987年1月,改為石城鄉(xiāng)。 1988年10月,改為石城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一區(qū)。 鎮(zhèn)政府駐地建新仔圩,群眾稱為共產(chǎn)圩。 1953年,分屬第一區(qū)、第六區(qū)。 1957年,改新仔圩為新民圩,設新民鄉(xiāng)。 1958年,屬紅旗公社。 1959年7月,成立新民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新民區(qū)。 1986年1月,改為新民鄉(xiāng)。 1988年6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一區(qū)。 1953年,設第二區(qū)。 1957年,屬廉城區(qū)吉水鄉(xiāng)。 1958年,屬紅旗公社。 1959年7月,成立吉水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吉水區(qū)。 1987年3月,改為吉水鎮(zhèn)。 |
1950年,分屬第一區(qū)、第二區(qū)。 1953年,分屬第一區(qū)、第三區(qū)、第四區(qū)。 1957年1月,分屬廉城區(qū)、石角區(qū)。 1957年,分屬太平鄉(xiāng)、新屋仔鄉(xiāng)。 1958年夏修鶴地水庫時,石角圩、太平圩受淹地區(qū)居民遷黎湛鐵路與河茂鐵路交接處成圩,因近河唇仔村,故稱河唇圩。 河唇鎮(zhèn)因河唇圩而名。 是年,先分屬城東鄉(xiāng)、吉水鄉(xiāng)、太平鄉(xiāng),后分屬紅旗公社、火箭公社。 1959年,分屬河唇公社、廉城公社。 1961年,分屬河唇公社、坡脊公社。 1963年,并為河唇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河唇區(qū)。 1987年3月,改為河唇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二區(qū)。 1953年,析為第四區(qū)。 1957年,析為石角鄉(xiāng)、三合鄉(xiāng)、山底鄉(xiāng)。 1958年3月,并為石角鄉(xiāng)。 1958年10月,屬火箭公社。 1959年,屬河唇公社。 1961年,分屬山底公社、丹兜公社。 1963年,合為石角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石角區(qū)。 1987年3月,改為石角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