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美相縣、汎潭縣,唐貞觀五年(631)改現(xiàn)名;以其城東西北三面并枕洮水得名;另說因縣城臨靠老結(jié)莊之三潭而得名。 |
卓尼為藏語焦乃之轉(zhuǎn)音,意為兩棵大松樹;因卓尼古寺得名,另說因清卓尼土司而得名。據(jù)藏文文獻記載:“薩迦法王八思巴應(yīng)元世祖忽必烈召見,在前往內(nèi)地途中,親臨卓尼溝,他見著地方山川靈修,即指示在此建寺,對弘揚佛法必有莫大裨益。特別是他見此地長有兩棵高大奇異的油松樹(當?shù)夭卣Z叫焦乃)便命名為焦乃寺!焙鬂h語變音為“卓尼”。 |
以藏語稱白龍江為舟曲得名,因境內(nèi)主要河流白龍江得名。白龍江屬長江水系嘉陵江的支流,發(fā)源于碌曲縣郎木寺鄉(xiāng)境內(nèi)。《禹貢》稱恒水,《水經(jīng)注》稱墊江,《明一統(tǒng)志》稱白龍江。 |
迭部是藏語是大拇指之意,相傳古代山神涅甘達哇經(jīng)此,被擋住去路,他伸出大拇指一摁,石山頓開缺口,變?yōu)橥ǖ,故名?/div> |
以藏語稱黃河為瑪曲得名,斍╮ma-chu):藏語稱黃河為“瑪曲”,意為“源自瑪卿神山的河”,位于甘南西南部,黃河干流從青海省久治縣境入瑪曲縣內(nèi),又因黃河首曲將縣境圍繞在內(nèi),縣名由此而得名。 |
以藏語稱洮河為碌曲得名,意為“龍水”或“神水”,為洮河上游。因源出西傾山支脈李恰如(klu-chab-brg)山南麓,故稱“碌曲”。;另說因地處西傾山以東、洮水之源得名。 |
以臨大夏河得名;以大夏河為名;另說1928年置縣,因縣治在大夏河上游,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