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由福州市郊區(qū)析置,因界晉安河得名;1948年在河上修橋命名晉安,為紀念晉安晚晴社(詩社)的活動,據(jù)《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1952年因橋而名晉安河。 |
唐武德六年(623)閩縣析置新寧縣,取《書經(jīng)》“宅新邑,寧厥止”得名,同年改長樂縣,以長安樂為名;又說取《詩經(jīng)》長安久樂之義;另據(jù)《讀史方輿紀要》:以長樂山為名;1994年設市,2017年11月設區(qū)。 |
曾名永貞縣、永昌縣,乾興元年(1022)改現(xiàn)名,以境內(nèi)羅江(羅川,今羅源溪)屬一源三分流之一而名;據(jù)《羅源縣志》:因縣境有一小水名羅川,古稱羅江,源出縣西境,東南入海,縣以此命名。 |
唐永泰二年(766)析侯官縣、尤溪縣始設永泰縣,據(jù)《中國地名辭源》:以年號為縣名,“永泰”為唐代宗李豫(曾用名李俶)使用的第三個年號。因李豫曾被拜為天下兵馬元帥,統(tǒng)領郭子儀等諸將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故曾以“永泰”為年號,以希冀天下永遠安泰。;北宋崇寧元年(1102)因避宋哲宗陵諱更名永?h,1914年因與廣西永?h同名而復名;并寓有永遠安泰之意。 |
清嘉慶四年(1799)福清縣析置平潭廳,1913年設縣,因主島海壇島又稱平潭島得名,據(jù)民國《平潭縣志》: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又因中有一石,平如壇,俗呼巨石為磹,后遂作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