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定六年(1166年),始置定興縣,以范陽之黃村置縣。 金大定七年(1167),始建土城定興,定興即取大定興盛之意。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屬定興縣三區(qū)。 1953年,分屬城關(guān)鎮(zhèn)(轄郝家房、西城)和杜家冊鄉(xiāng)。 1958年,屬城關(guān)公社(包括現(xiàn)在的城關(guān))。 1961年,析出東落堡、祖村店、周家莊3個公社。 1953年,置城關(guān)鎮(zhèn)。 1984年,改為城關(guān)鄉(xiāng),同年改稱城關(guān)定興鎮(zhèn)。 1996年初,祖村店鄉(xiāng)、周家莊鄉(xiāng)并入定興鎮(zhèn)。 |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初設(shè)范陽縣,轄區(qū)約在今河北省定興縣境內(nèi),治所在固城。 西漢,為范陽縣。 新莽,更名順陰。 東漢,為范陽侯國。 三國魏黃初五年(224年),置范陽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復置范陽縣。 北齊武平七年(576年),范陽治所由固城遷至伏圖城(今百樓村北“官城”)。 1953年,建固城鎮(zhèn)和北罡上、南太平莊、北莊頭3鄉(xiāng)。 1958年,合并為固城公社。 1984年,改為固城鄉(xiāng)。 1986年,固城鄉(xiāng)改鎮(zhèn)。 1996年初,閆臺鄉(xiāng)(即閻臺鄉(xiāng))并入。 |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定易淶縣四區(qū)。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定興縣(路西)四區(qū)。 1950年,屬姚村區(qū)。 1953年1月,建賢寓鄉(xiāng)。 1958年9月,建賢寓火箭公社。 1961年,析出姚村、閻臺、張家莊3個公社,為賢寓公社。 1984年,改為賢寓鄉(xiāng)。 1991年,賢寓鄉(xiāng)改鎮(zhèn)。 1996年,南大牛鄉(xiāng)并入。 |
1953年,分屬北河、鄭村、紅樹、十五汲(包括九汲、九汲莊)4鄉(xiāng)。 1958年,合并建北河公社。 1961年,析出柳卓、肖村2個公社。 1984年,改為北河鄉(xiāng)。 1994年,北河鄉(xiāng)改鎮(zhèn)。 |
唐代,此地建有一座天宮寺,村以此得名。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屬定興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屬容定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屬定興縣。 1950年6月,屬天宮寺區(qū)。 1953年1月,建天宮寺、西黃河2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天宮寺躍進人民公社。 1960年,原辛保莊鄉(xiāng)轄域劃入。 1961年,析出辛保莊、小朱莊、李郁莊三個公社后,為天宮寺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天宮寺鄉(xiāng)。 1996年,辛保莊鄉(xiāng)并入。 2010年10月,天宮寺鄉(xiāng)改鎮(zhèn)。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屬定興縣六區(qū)。 1953年,分屬小朱莊、葛家莊2鄉(xiāng)。 1958年,屬天宮寺公社。 1961年,析出,建小朱莊公社。 1984年,改為小朱莊鄉(xiāng)。 1996年,韋家營鄉(xiāng)并入。 2013年底,小朱莊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鎮(zhèn)將以原鄉(xiāng)行政區(qū)域為鎮(zhèn)行政區(qū)域。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定興縣四區(qū)。 1953年,分屬姚村、北城、馬家莊、李家莊4鄉(xiāng)。 1958年,屬賢寓公社。 1961年,析出,建姚村公社。 1984年,改為姚村鄉(xiāng)。 2016年8月31日,撤銷定興縣姚村鄉(xiāng),設(shè)立姚村鎮(zhèn)。 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后,姚村鎮(zhèn)的行政區(qū)域為原來姚村鄉(xiāng)的行政區(qū)域。 |
1948年6月解放,屬容城縣三區(qū)。 1949年4月,劃歸定興縣一區(qū)。 1953年,分屬楊村、南冬2鄉(xiāng)。 1958年,屬徐水縣。 1961年,劃歸定興縣,始建楊村公社。 1984年,改為楊村鄉(xiāng)。 1996年,房家莊鄉(xiāng)并入。 2020年12月31日,經(jīng)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定興縣撤銷楊村鄉(xiāng),設(shè)立楊村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