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14]
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14]
2022年1月,根據《省委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領導小組鄉(xiāng)村治理專項組關于印發(fā)2021年全省鄉(xiāng)村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粵委農辦〔2021〕21號)和《關于組織開展鄉(xiāng)村治理“百鎮(zhèn)千村”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的通知》(粵委農辦〔2021〕24號)部署,省委農辦、省農業(yè)農村廳、省鄉(xiāng)村振興局、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組織開展了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百鎮(zhèn)千村”示范創(chuàng)建工作。經各地市推薦申報,省初審評定,擬確定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鎮(zhèn)等71個鎮(zhèn)、廣州市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鶴崗村等657個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鎮(zhèn)創(chuàng)建單位。 |
梅州市梅江區(qū)桃西村位于梅州市環(huán)市西路桃西段35號。桃西村轄1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84戶,人口1477人;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3畝。桃西村年平均氣溫為22℃,年降雨量約為1400毫米,氣候特征亞熱帶氣候類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水稻、,上一年桃西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為45萬元。近年來,桃西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發(fā)展經濟方面,主要措施,有三個方面:1、采用集約土地統(tǒng)一開發(fā)模式,帶……。 |
舊時該地區(qū)有兩所學校即創(chuàng)兆學校(1904年由教育家丘逢甲爿先賢親自督辦的)和樂群學校(即紀念宋湘在惠州豐湖書院舉辦的樂群堂得名)合并為創(chuàng)樂學校,校址設原創(chuàng)兆學校。因有創(chuàng)樂學校,故名。明朝隸屬程鄉(xiāng)縣龜漿都,明崇禎六年(1633年)始設鎮(zhèn)平縣(蕉嶺)時隸屬鎮(zhèn)平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又劃歸程鄉(xiāng)縣管轄,隸屬程鄉(xiāng)上半圖,民國30年(1941年)隸屬梅縣白渡鄉(xiāng)管轄,1950年隸屬梅縣白渡區(qū),1956年……。 |
舊時叫井塘村,古稱福安寨,清時由于寨內外水井多池塘多,而改稱井塘寨,后改稱紅光村。1983年稱紅光鄉(xiāng),1987年稱紅光管理區(qū),1999年稱紅光村委會,沿用至今。紅光村……。 |
梅州市梅縣蓮塘村位于鎮(zhèn)府東北5公里。我村轄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233戶,人口995人;全村總面積4.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0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約為1400㎜,氣候特征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水果、蔬菜及其他種養(yǎng)殖業(yè)等,村特色經濟收入有552萬元,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986萬元。……。 |
因該村地勢狹長,南北皆山,中間河流有石灘七里,舊稱七里灘,后改稱長灘。1964屬程江公社,稱長灘生產大隊,1982稱長灘鄉(xiāng)人民政府,1986年稱程江鄉(xiāng)長灘管理區(qū),1999年稱長灘村委會,沿用至今。長灘村……。 |
村內附近有一座暗石巖,故名。1949年稱巖前村農會,1950-1957年稱巖前大隊,1963年-1986年稱巖前鄉(xiāng),1986年后稱巖前管理區(qū),1999年改稱巖前村委會。巖前村……。 |
舊時以村中有庵堂聞名遠近而得名“赤竹庵”,后改為“赤竹鄉(xiāng)”,今取鄉(xiāng)字改為香,而得名竹香村。1964年至1987年設竹香大隊,1987年至1999年設竹香管理區(qū),1999年稱竹香村委會,沿用至今,隸屬梅縣區(qū)南口鎮(zhèn)。竹香村……。 |
明朝曾稱南溪都,公元922年南漢高祖皇帝劉龔避災曾駐扎于該村義安圍,周圍有護城河,至今仍有西門、南門塘之稱,周圍設上寨、中寨、下寨為軍營駐兵之用。后撤退時留下老弱兵勇等在此安家落戶。其后稱溪南,因該村在下片,故稱南下村。1958年稱南下大隊,1983年稱南上管理區(qū),1999年稱南上村委會,沿用至今,隸屬梅縣區(qū)松口鎮(zhèn)。南下村……。 |
因村內山峰多是黃泥山,且是山坑地形,故名。1961年屬松源公社,稱黃坑大隊,1987年稱黃坑管理區(qū),1999年稱黃坑村委會,沿用至今。黃坑村……。 |
存有有一高山名“新洲崗”取其“新洲”兩字為村,明代已有此名,故名新洲村。1949年稱新洲村農會,1950-1957年稱新洲大隊,1963年-1986年稱新洲鄉(xiāng),1986年后稱新洲管理區(qū),1999年改稱新洲村村民委員會。新洲村……。 |
古傳“鐵頂銀腰金墊角”之說,此處有一座“寶之山”,故名。1949年稱寶山村農會,1950-1957年稱寶山大隊,1963年-1986年稱寶山鄉(xiāng),1986年后稱寶山管理區(qū),1999年改稱寶山村委會。寶山村……。 |
因相傳羅氏祖先夢見村西南梅子窩上空出現巨星,光曜天地,而起名星耀村。明朝時屬白石村,清朝時屬黃塘堡。1922年—1932年屬徑心區(qū)星耀鄉(xiāng),1937年—1940年屬第二區(qū)徑塘鄉(xiāng),1940年—1949年屬第三區(qū)徑心鄉(xiāng),1951年—1956年屬徑心區(qū)白石鄉(xiāng),1958年—1961年屬徑心公社星耀大隊,1961年—1983年屬徑南公社星耀大隊,1983年—1987年屬徑南區(qū)白石鄉(xiāng),1987年—1989年屬徑……。 |
梅州市平遠縣八社村位于上舉鎮(zhèn)東北部。八社村轄1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11戶,人口1325人;全村總面積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0.6畝。八社村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約為171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仙人草、臍橙,村特色經濟收入有仙人草、臍橙,上一年八社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556.5萬元。近年來,八社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八社村不斷鞏固和激發(fā)群眾發(fā)展煙草……。 |
梅州市平遠縣快湖村位于中行圩東南1公里?旌遢1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01戶,人口1594人;全村總面積1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2畝?旌迥昶骄鶜鉁貫21.1%,年降雨量約為1642毫升,氣候特征亞熱帶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瓜、水稻、甜玉米、生姜、烤煙,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西瓜、甜玉米、烤煙,上一年快湖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110.88萬元。近年來,快湖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快湖村在……。 |
梅州市平遠縣井下村位于仁居圩東2公里。井下村轄1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32戶,人口1243人;全村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00畝。井下村年平均氣溫為19.5℃,年降雨量約為1693毫米,氣候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風力小,霜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甜玉米、仙人草、烤煙、生姜,村特色經濟收入有267萬元,上一年井下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867.5萬元。近年來,井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