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12]
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12]
2022年1月,根據《省委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領導小組鄉(xiāng)村治理專項組關于印發(fā)2021年全省鄉(xiāng)村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粵委農辦〔2021〕21號)和《關于組織開展鄉(xiāng)村治理“百鎮(zhèn)千村”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的通知》(粵委農辦〔2021〕24號)部署,省委農辦、省農業(yè)農村廳、省鄉(xiāng)村振興局、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組織開展了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百鎮(zhèn)千村”示范創(chuàng)建工作。經各地市推薦申報,省初審評定,擬確定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鎮(zhèn)等71個鎮(zhèn)、廣州市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鶴崗村等657個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鎮(zhèn)創(chuàng)建單位。 |
因該地是原河源縣西北部村民通往澗頭的必經之路,且是一個比較大的坪地,故名。1958年稱大往大隊,1983年稱大往鄉(xiāng),1987年稱大往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大往村委會,沿用至今。大往村……。 |
下屯村位于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zhèn),該村北面是蜿蜒起伏的群山,南面是滾滾而來的東江,東面是客家民居群,平均海拔220米左右。是一個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的客家古村落。村民數百年來一直以農耕-為主,有水田1079畝,山坡地660畝,果園220畝,魚塘280多畝,山林地33096畝,水庫2座。悠悠東江水從村邊緩緩流過,兩岸的百里綠竹給這南國的畫里水鄉(xiāng)涂抹上一筆清秀、亮麗的色彩。在這里,藍天、青山、碧水、綠竹渾然……。 |
為方便管理與臨近的一個下坑合并,故名。民國二十年屬上郎侖鄉(xiāng)(保)管轄,民國三十年至至解放初期屬郎侖鄉(xiāng)管轄,1952年屬馬增鄉(xiāng)管轄,1958年屬長熱管理區(qū)管轄,1962屬莫豐大隊管轄,1983年屬莫豐管理區(qū)辦事處管轄,1988年2月20日經廣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批準恢復畬族,1999年5月設立為增坑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增坑村……。 |
因這地位于中心地帶,且居民希望和睦相處,故名。中和村原稱“永豐鄉(xiāng)”,土改前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合水鎮(zhèn)”駐地,土改后中和村(其中包括政和),1956年劃出政和,獨立成為中和大隊,1957年稱高級社,1958年轉低級社稱合水鎮(zhèn)東山公社,1960年分為6個小生產隊,1982年改為中和管理委員會,1988年劃分為36個村民小組,1999年撤銷中和管理區(qū),設立為中和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中和村……。 |
浰江河與糧溪河交匯合水處叫水口,而居民居住在浰江北側,坐北朝南,南而正好二河交匯處,故名。1999年設立為水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水口村……。 |
據傳舊時有江西人在此地開設米行,故名。1950-1957年與羅陂并為一社設貝橋鄉(xiāng);1958-1983年設米貝大隊;1978年-1985年米貝鄉(xiāng);1986年設米貝村委會;1989年為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米貝村……。 |
因道路坑洼泥濘,每逢雨天雨泥成塘,故名。1968年改名為成塘,1983年原大隊改鄉(xiāng),1986年由原鄉(xiāng)改村委會,1989年改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成塘村……。 |
相傳遠古世時代,東江河岸有一大石,不論河水漲,或旱,這石始終浮出水面而不被大水淹沒,故名,F(xiàn)此石頭已不存在。1961年屬水貝公社大隊,1964年為附城公社所轄,1983年為鄉(xiāng),1987年改村委會,1989年為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浮石村……。 |
1958年分別屬于黎咀公社皮潭大隊,下徑大隊管轄,1980年成立楓樹壩庫區(qū)公社時,并入楓樹壩,1986年改村委會,1989年成為楓樹壩鎮(zhèn)的第十個管理區(qū)即皮潭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皮潭村……。 |
原名石頭湖,解放初成立橋頭鄉(xiāng),劃片村時人們認為石頭湖名字太俗,遂改名龍湖。原屬橋頭大隊,1958年分出成立龍湖大隊,1983年廢大隊建鄉(xiāng),1986年改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龍湖村……。 |
因有燒磚瓦的悠久歷史,村中磚瓦窯多,故名。1953年屬瑤澗鄉(xiāng)轄,1957年后屬佗東管區(qū),1963年由佗東管理區(qū)分為東瑤大隊,1983年后與梅村合并為東梅鄉(xiāng)人民政府。1987年為村委會,1989年為管理區(qū),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東瑤村……。 |
1961年設生產大隊時取名永豐,寓意永遠豐收,故名。明清屬寬得都柏埔社、柏興約。1929年屬柏平鄉(xiāng)。1952年屬第十區(qū)梅村鄉(xiāng),1958年政社合一屬梅村生產大隊。1961年體制下放,由梅村分設永豐生產大隊。1963年,洋坑生產大隊并入永豐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qū)成立永豐鄉(xiāng);1986年撤區(qū)建鄉(xiāng)(鎮(zhèn))分出洋坑,設永豐村委會,1989年撤永豐村委會設永豐管理區(qū),1998年撤銷管理區(qū),設立永豐村委會;沿用至……。 |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稱彭坊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qū),稱彭坊鄉(xiāng),1987年,彭坊鄉(xiāng)改為彭坊管理區(qū);1999年撤銷管理區(qū),設立彭坊村委會;沿用至今。彭坊村……。 |
嶂拔村是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黃塘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41621111202。 |
1958年屬附城公社藍坑大隊,1961年屬林田公社藍坑大隊,1963年屬附城公社藍坑大隊,1983年屬附城區(qū)藍坑鄉(xiāng),1987年屬附城鄉(xiāng)藍坑村委會,1989年改為藍坑管理區(qū),1999年屬附城鎮(zhèn)藍坑村委會,2009年7月屬紫城鎮(zhèn),沿用至今。藍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