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免费αv在线看,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樓區(qū)旅游

          喝水巖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喝水巖

          涌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60余級,中裂一澗,寬約3米,深約10米,有似石洞,故名“靈源洞”。因為“喝水巖”石刻,這一帶又統(tǒng)稱“喝水巖”。

          靈源洞兩側(cè),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占鼓山現(xiàn)存摩崖題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

          題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書法家蔡襄的“忘歸石”,施元長的“喝水巖”以及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綱和當代郭沫若等題詠石刻,最為著名。

          喝水巖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900多年前,涌泉寺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jīng),嫌洞下澗水喧嘩,便大喝一聲把流水止住。從此,澗水改道從東側(cè)半山觀音閣石壁涌出,原來的溪澗也就干涸了。

          宋時徐錫之題喝水巖詩:“重巒復嶺鎖松關(guān),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侍師側(cè),不教喝水過他山”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用反意評說歷史傳說,亦饒有風趣。


          >>三坊七巷之衣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