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廠寺,古稱復興禪院,在貴州省遵義縣龍坪鎮(zhèn)東5公里仙鳳山麓后臺壩,是遵義市境內(nèi)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梵剎,以寺廟結構嚴謹,雕刻精美,歷史悠久著稱。瓦廠寺前山上,怪石羅列,各呈異狀。
瓦廠寺(又名復興禪院、復興寺) 瓦廠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離龍坪集鎮(zhèn)4公里,占地51.6畝,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整個寺廟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莊嚴優(yōu)美,氣勢恢宏。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和佛教文化寺院建筑藝術融為一爐。寺廟左邊連綿的山,嶺像一條蜿蜒的龍,叫龍山;右邊那雄壯的山嶺像一只昂首的老虎,叫虎山;前面那小小的尖山像一只美麗的鳳頭,叫鳳山。遠遠望去,鳳頭的左翼和右翼,起伏的山巒伸展開去,直似一只拍翅欲飛的鳳凰,此景名曰仙鳳沐浴。鳳頭的前面是一個碩大的蓮池,山影倒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如妙筆丹青。寺內(nèi)的木雕藝術(尤以空雕見長)堪稱西南一絕,有故事、有情節(jié)、有心理活動的木雕隨處可見,人物神態(tài)栩栩如生。其石雕藝術之精湛也令人感嘆,寶殿明間四柱上的“仙鶴鬧市”、“野鹿銜芝”、“犀牛望月”等石雕,形象生動,洗練傳神。 另外,寺內(nèi)擁有世上僅此一有的最大的石銅錢和貴州最高的石碑,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曾有人賦詩盛贊瓦廠寺曰:龍騰仙山,鳳浴靈池,明代古剎,復興禪院。四山環(huán)抱,翁蔭松柏。窮絕世塵,中藏日月。流泉飛瀉,瓊崖俏媚。斯地古矣,藏風聚氣,獨占鰲頭;斯地靈矣,黔北翹楚。
山之雋秀,乃放大的盆景;水之清碧,實為縮小的西湖。遠可攬恢弘的氣勢,亦可聞雄渾的暮鼓晨鐘,領悟古代風水師獨具的慧眼;近可沐浴佛光,聽僧侶誦經(jīng)禱告,或品鑒精湛的古代雕刻工藝;入殿焚香祈福,高僧解讀靈簽,塵緣紛擾頓消;閑庭信步,擁抱參天古樹、輕嗅百花之馨香;院中小憩,細品清茶,諦聽天籟,心兒已追隨自然;餐桌落座,素齋呈上,美味之中蘊藏佛家修身養(yǎng)性之奧妙;給心兒放個假,浴鳳池中蕩滌千年愁腸。
塵世的喧囂,擾不亂這一方凈土;講不完的故事,為古剎披上神秘的面紗,更訴說著歷史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