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又稱武成廟,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唐高宗上元初,封為姜太公為武成王。開元間比照文廟祭祀體系,始置亞圣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漸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廟。明朝洪武年間,廢武廟,以姜太公從祀帝王廟。至滿清時稱供奉關(guān)羽的關(guān)公廟為武廟。民國時合祀關(guān)羽﹑岳飛的關(guān)岳廟也叫"武廟"。同"文廟"相對。唐宋文、武廟祭祀體系是以文廟為標準,設(shè)立亞圣、十哲、七十二子。武廟也如同文廟祭祀體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禮。江陰武廟,位于澄江街道君山社區(qū)君山西麓君山巷52號,始建于光緒六年(1880年),為駐澄水師祭奠歷代武士名將之地,平常為水師辦公之所,冬防時又為水陸會哨之處,坐南朝北,建筑面積298平方米,F(xiàn)存大門、正殿、配殿及東廡,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硬山頂,斗栱飛檐。正殿面闊五間18.25米,進深七檁9.90米,高5.80米。1992年9月發(fā)布為江陰市級文物維護單位。今為居民住宅,因為有多戶居民入住,將武廟分割,對建筑有一部分損壞,但總體建筑主體沒有改變,梁架結(jié)構(gòu)、斗栱等保存完好。2014年,為更好保護武廟,已陸續(xù)將住戶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