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村[Xīntián Cūn] 屬新田鎮(zhèn),位于新田集鎮(zhèn)中心處。東至射鵬村,南至楊芽村,都溪組,東風(fēng)組,西至(鄔家村),北至(安祖段村、鏡源村)。
下轄:大鄉(xiāng)、稠泉、學(xué)堂、山田、東方紅、正塘、烏塘、沖頭、前進(jìn)、新生、向陽、河?xùn)|片、祝家、杜沖里、下屋、腳遼、紅星、蘇家、新田、上街、下街。面積8.02平方千米,4615人,916戶。新田原無橋,設(shè)渡,草河?xùn)|岸任光太首修木橋,倒塌,又改修石橋,資費(fèi)盡,賣田竣工,命名新田橋。因新田橋坐落在本村范圍內(nèi),所以得名新田村。解放前夕分屬洪安、新田2鄉(xiāng),解放初為山田、新田、山塘3農(nóng)會,1956年合并為新田鄉(xiāng),1958年為新田大隊(duì),1962年撤大隊(duì)為新田公社,1968年擴(kuò)區(qū)并社復(fù)為新田大隊(du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立新田大隊(duì)駐地新田公社對門新田廟,在1972期間改成新田村。
大鄉(xiāng)[Dàxiā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1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37平方千米,130人,26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很久以前屋場邊有一個(gè)莊,莊內(nèi)有一個(gè)老漢,路人想去他家喝茶水,老漢不給任何人喝,之后路人叫這個(gè)莊瓦江寨,1967年間改名寨上,1968年更名大鄉(xiāng)。1967年間叫寨上,1968年更名大鄉(xiāng)。
稠泉[Chóuquán]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南部2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41平方千米,168人,34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因泉眼稠密而得名稠泉。施氏清乾隆年間由袁州區(qū)洪塘鎮(zhèn)蓮塘村遷徙至此建村。
學(xué)堂[Xuétá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1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81平方千米,170人,44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原屋內(nèi)有一個(gè)學(xué)堂,故名。民國1968年叫蘇家,1983年更名學(xué)堂組。
山田[Shāntián]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南部2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52平方千米,320人,61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山區(qū)田多,故名山田組。王氏明洪武元年由萍鄉(xiāng)縣遷徙至此建村。
東方紅[Dōngfānghó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南部1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39平方千米,156人,4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意為東方的太陽,故名。1967年名楊家組至今因隸屬關(guān)系調(diào)整等,1968年改名東方紅組。始居楊氏(無考證)彭氏清乾隆年間從近村白竹塘遷徙至此。
正塘[Zhèngtá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東南部0.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53平方千米,140人,3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屋場邊有一口正方形水塘,故名正塘至今。周氏清乾隆年間從吉安市吉水縣遷徙至此建村。
烏塘[Wūtá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南部8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56平方千米,140人,3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原屋場前有一烏泥塘得名烏塘。張氏清乾隆年間從現(xiàn)袁州區(qū)城北楊家山遷徙至此。
沖頭[Chōngtóu]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1.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81平方千米,280人,60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村處山?jīng)_到頭,故名沖頭。陳氏明正德年間由九江遷徙至此建村。
新田[xintia]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1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51平方千米,350人,60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老村部腳下,更名新田組。
前進(jìn)[Qiánjìn]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2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28平方千米,115人,23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以前叫半升米沖,后來更名前進(jìn)。巫氏清康熙四年從萬載縣株潭遷徙至此。1968年更名前進(jìn)組。
新生[Xīnshē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1.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33平方千米,150人,39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民國故名破塘霞,68年更名新生。溫氏清康熙年間從萬載縣大橋柏木遷徙至此。1968年改名新生組。
上街[shangjie]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0.8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31平方千米,150人,33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老街內(nèi),在小溪上游更名上街。
下街[xiajie]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0.8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32平方千米,165人,37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老街之內(nèi),草河下游更名下街。
向陽[Xiàngyá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2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23平方千米,110人,2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原名古山?jīng)_,后為了表達(dá)向往美好的生活,故名。古氏從萬載縣黃茅徙此。1968年改名向陽組。
河?xùn)|片[Hédōngpiàn]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0.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56平方千米,570人,137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因其所在地理位置而得名。屋場位于新田鎮(zhèn)草河?xùn)|邊,故更名河?xùn)|片。1949-1961年名為李家隊(duì),因隸屬關(guān)系調(diào)整,在1962年更名河?xùn)|片組。
祝家[Zhùjiā]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2.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46平方千米,165人,30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祝氏很多,更名祝家組。祝氏明萬歷末年由近村鄔家坊徙此。
杜沖里[Dùchōnglǐ]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北部2.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42平方千米,160人,35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路被刪堵住更名杜沖里。李氏從寨下遷徙至此,1949年命名堵沖里,1950年-1979年改名都沖里,1980年更為杜沖里小組。
下屋[Xiàwū]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北部2.5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1.82平方千米,370人,66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此地松樹很多,故名松木頭。1956年更名下屋村民小組至今。祝氏明萬歷末年由近村鄔家坊徙此。1956年更名下屋村民小組。
腳遼[Jiǎoliáo]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部1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1.56平方千米,187人,4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原是小碼頭,行人多,有茶店歇腳休息,故名腳寮,傳為腳遼,腳立下更改為腳遼組。楊氏從鄰村稠泉徙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叫腳遼多姓氏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叫腳遼生產(chǎn)隊(duì),文化大革命后改為腳遼村民小組。
紅星[Hóngxīng]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南部2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1.54平方千米,186人,41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拔母铩比∶t星,象征紅旗飄揚(yáng)。吳氏由萬載株潭大水源遷徙至此,來宜春袁州落戶新田,全部都是吳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叫吳家里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地方名吳家生產(chǎn)隊(duì);文化大革命以后統(tǒng)一改名紅星隊(duì),地方政府改置鄉(xiāng)政府,所以紅星隊(duì)改為新田村紅星村民小組。
蘇家[Sūjiā] 位于新田村村民委員會西北部2.56千米處。屬新田村。面積0.65平方千米,140人,36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主要以蘇姓為主,故名。劉氏清乾隆四十年由萬載縣株潭葉家塅徙此,1980年隸屬關(guān)系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