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橋村[Xiàqiáo Cūn] 屬新田鎮(zhèn),位于新田鎮(zhèn)人民政府南部4.7千米處。東至湖田鎮(zhèn)林田村,南至射鵬村,西至下山村,北至荷塘村。
下轄:下橋、申塘、桂花、英江、長湖、柞樹、花布、謝嶺、南木、社山、花坑。面積5.2平方千米,1812人,413戶。以駐地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洪安鄉(xiāng),解放初為下橋農會,1955年并入安祖鄉(xiāng),1958年為下橋大隊,1968年并大隊為下山大隊,1973年從下山分復為下橋大隊,1973倪安東改稱下橋村委會至今。
下橋[Xiàqiáo]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北部0.4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5平方千米,190人,38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很久以前生長松樹怕旱名松山布,后改為下橋。楊氏清康熙三十九年從萬載縣株潭徙此。
申塘[Shēntáng]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東部2.5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49平方千米,122人,28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村內有深宕,始名叫深宕,后偏音為申塘至今。曾氏清康熙年間從縣城遷徙至此,1973年改為申塘村民小組。
桂花[Guìhuā]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東部2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47平方千米,116人,24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從前盛長桂花樹,原名叫桂花村,村門前有水塘,改為桂花塘。1965年改為桂花塘生產隊,1973年改為桂花村民小組至今。謝氏清末從鄰村謝家?guī)X遷徙于此。
英江[Yīngjiāng]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東部2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69平方千米,216人,43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傳說從前有一座山叫洞名頂,山頂上長出山崖,山崖長出鷹嘴巴。鷹嘴會吃下橋人的糧食和人,雷公打雷把鷹嘴打掉了,故名鷹嘴嶺,近音簡為英江。何氏由本縣洪塘凌源遷徙于此。
長湖[Chánghú]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東部1.5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75平方千米,305人,6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村內原有一長形水塘,春季水滿似湖,故名長湖塘。彭氏清康熙三十年由萍鄉(xiāng)縣遷徙于此。
柞樹[Zuòshù]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東部1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6平方千米,135人,30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門口有兩排柞樹。《歐陽氏族譜》歐陽氏從萬載白水遷徙至此。
花布[Huābù]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北部0.8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4平方千米,112人,23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高氏族屋場倆為主,現各改為花布組。《楊氏族譜》楊氏萬載遷來,高氏族屋場倆為主,現各改為花布組。
謝嶺[Xièlǐng]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北部1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32平方千米,302人,61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以謝姓為主,原名謝家?guī)X,后改為謝嶺。謝氏南宋乾道六年由贛州遷徙至此。以謝姓為主,原名謝家?guī)X,后改為謝嶺。謝家族有《謝家宗祠》謝氏宗祠在謝祖安縣長,在宜春縣擔任縣長,主辦建成謝家祠。
南木[Nánmù]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北部1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45平方千米,85人,15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村口原有楠木樹,故名楠木沖。后改為南木。陳氏清乾隆年間由分宜縣院坑遷徙于此。
社山[Shèshān]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南部0.8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3平方千米,205人,40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山腰有坪地,平地有社官廟,后來改社山坪!断聵蚺硎献遄V》彭氏明代天順年間從近村七里江遷徙于此。
花坑[Huākēng] 位于下橋村村民委員會南部1.5千米處。屬下橋村。面積0.23平方千米,53人,12戶。聚落型態(tài)為集聚形。春天映山紅開滿山坑,故名花坑沖。蘇氏從近村射鵬遷徙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