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莊墓群位于泗洪縣瑤溝鄉(xiāng)崔莊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門,墓門前十幾米處曾出土成套的漢代青銅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徑15~20米左右。平整土地時被推平。地表采集到漢代陶片、殘磚及“五銖”錢幣等。
位于泗洪縣瑤溝鄉(xiāng)崔莊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門,墓門前十幾米處曾出土成套的漢代青銅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徑15~20米左右。平整土地時被推平。地表采集到漢代陶片、殘磚及“五銖”錢幣等。
傅圩子城址地處平原地帶,周圍地勢平坦,徐宿寧高速公路從城址西部邊緣從南向北穿過,近似方形,城垣尚存,東西1 公里,南北約1.1 公里,面積達(dá)10 萬多平方米,殘存城垣底寬約20 余米,高2 米左右,夯筑。遺址內(nèi)土色灰黑,地面有少量文化遺存,可辨器形有筒瓦、板瓦、罐、豆等。傅圩子城址是研究泗洪縣漢代文化的重要?dú)v史載體,為研究淮河流域漢代城址的分布和人類生活有重要意義。
丁巷遺址屬平原臺地,遺址東距徐寧告訴公路3公里,西側(cè)300米處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灌溉渠,遺址為墩臺型,高約1 米,南北長、東西寬,為長方形,面積約1000 平方米,北部高,南部低緩,文化層厚約1 米,地表有夾砂灰陶鬲足,夾砂紅陶片,紅燒土塊等。
遺址地處平原地貌,呈不規(guī)則形,面積約5000 平方米,文化層厚1 米左右,遺址上可見隋代青瓷罐、壺、碗及磚瓦殘片。相傳因有行宮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