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是毛澤東軍事指導藝術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紀念館位于紅軍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zhèn)。四渡赤水主戰(zhàn)場在習水,有第一、二、四渡在習水縣,紅軍在習水運動達62天,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歷時最長的縣。1935年1月29日,紅軍主動撤出戰(zhàn)斗,從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開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個多月,紅軍在土城至茅臺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飛渡,穿插于敵兵之間,馳騁于川滇黔邊廣大地區(qū),終于跳出了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zhàn)略轉移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四渡赤水紀念館由-原副主席張震同志題寫?zhàn)^名,在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內陳列展出,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廳建筑面積620平方米,分戰(zhàn)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
在祖國大西南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由東向西的赤水河。在蜿蜒曲折的赤水河畔,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鎮(zhèn)——土城。赤水河、英雄河,赤水河、母親河!奔騰的赤水河,訴說著土城源遠流長的歷史。據土城考古發(fā)掘出的石斧、石網墜證實:早在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史料記載:周秦時期,土城為南夷習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平夷縣,轄今習水、赤水兩縣市。魏晉改置平夷郡,唐置浙州。北宋大觀三年(即1109年)置滋州,領承流、仁懷兩縣。元末明初,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fā)現(xiàn)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墻基,土城從此得名。早在明朝萬歷22年(即1594年),土城世襲長官司袁寶臺為“豎云梯以為登高之資,建哨閣以為居守之具
習水縣土城鎮(zhèn)西南處有一地名曰漏倉溝,其處風景絕異。蘇軾曾言,天下風景奇絕瑰怪之處,常在于險遠,漏倉溝是之也!因其地處偏遠,交通狹塞,久難為人所識! ÷﹤}溝乃是一狹長溝壑,兩峰聳峙,互爭軒邈,直入云端。一條縹碧溪流奔瀉于兩峰之間,綿長十余里,水轉峰回,跌宕有姿! ÷﹤}溝林壑蔚然深秀,蓊蓊郁郁,空翠欲濕人衣。高山之上,皆生寒樹,奇松怪柏,橫柯俊茂。山巔云飄霧繞,似與天接。青林枕溪,翠竹映流,野木藤蔓,四時俱備。山谷多眾鳥嘀轉,時傳猿鳴之聲,愈顯山幽水靜。 溪流飛漱其間,是山之靈動者也。隨地勢使然,或素湍綠潭,或懸泉飛瀑。時而如兔走鷹飛,駿馬下坡;時而流深澗潭,靜如處子;時而撕作白練,散作翻荷。水隨山情,極盡水妙,一路作天籟之音,
土城渡口,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土城古鎮(zhèn)赤水河與其支流黃金河交匯處。土城戰(zhàn)斗陷入僵持,而川軍的后續(xù)部隊正在源源趕到。其模范師第3旅已經增援到位,教導師第2旅正由古藺向土城方向迂回堵截,赤水方向的兩個旅另一個團正從西北向紅軍側后攻擊。在土城地區(qū),川軍已經集中了六個多旅。紅軍前有重兵,后有赤水河,如果繼續(xù)戀戰(zhàn),后果將不堪設想。毛同志之所以成為紅軍偉大的統(tǒng)帥,就在于他的軍事指揮從來都不會墨守成規(guī),從來沒有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作戰(zhàn)計劃,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揚長避短,克敵制勝,敢于并且能夠修正被實戰(zhàn)證明是不可行的計劃,在極度不利的局面下,出奇制勝,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土城戰(zhàn)場的激戰(zhàn)尚在進行,毛同志已經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場難以為繼的危險戰(zhàn)斗
四渡赤水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貴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區(qū)。這次戰(zhàn)役徹底擺脫了-的圍追,扭轉了長征的局面。也是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開始震驚世界的開始。地址:貴州習水縣土城鎮(zhèn)赤水河出行:可以到貴陽金陽汽車站,有車直達習水,七個多小時,再轉車到土城鎮(zhèn)。四渡赤水紀念館位于土城鎮(zhèn)團結街,原稱花園,長征時紅三軍團司令部在土城駐地,為中西合璧兩層磚房,由原-副主席張震將軍題寫?zhàn)^名。紀念館突出介紹四渡赤水戰(zhàn)役的全過程,以土城戰(zhàn)斗、一渡赤水河為重點,真實再現(xiàn)歷史,突出表現(xiàn)毛澤東等軍事指揮家軍事指揮藝術上的“神”,凸顯四渡赤水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四渡赤水紀念館采用圖片、文字、實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布展。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
黃金灣遺址位于習水縣土城鎮(zhèn)黃金灣村新陽組,2009年調查發(fā)現(xiàn),處于黃金灣小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的赤水河東岸,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所知貴州赤水河流域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兩漢時期古遺址。
土城宋窖酒釀酒作坊舊址位于習水縣土城鎮(zhèn),年代為,類別為近現(xiàn)代,為遵義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