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姜窩子溝巖畫分布于白銀市景泰縣紅水鎮(zhèn)紅沙峴村姜窩子溝的一座山頂上,共計有巖畫16幅,總面積約100平方米,為尖硬工具以密集點啄的方式在向陽、平整的石面上敲鑿而成。巖畫題材主要以反映遠古時期原始人類部落的生活場景和人們對自然界的抽象認識為主。姜窩子溝巖畫時代久遠、內(nèi)容豐富、保存完整,為研究黃河上游古代先民原始生產(chǎn)、生活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證據(jù)。2014年被白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巖畫所在巖石為基準點為基點,向東、南、西、北各延伸100米。
姜窩子溝巖畫位于紅水鎮(zhèn),時代為待考。2009年7月6日,姜窩子溝巖畫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巖畫分布區(qū)四周5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巖畫分布區(qū)四周100米。
梁家灣巖畫位于紅水鎮(zhèn),時代為待考。2009年7月6日,梁家灣巖畫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巖畫分布區(qū)四周5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巖畫分布區(qū)四周100米。
紅水巖畫位于景泰縣紅水鎮(zhèn),年代為舊石器時期,類別為石刻。2014年7月4日,紅水巖畫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水堡遺址位于紅水鎮(zhèn),時代為明代。2009年7月6日,紅水堡遺址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堡子四周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堡子四周100米。